打造深度融合“双循环”生态系统 激发多元发展“三驱动”经营动能——新时代地方党报融合发展的柳州实践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阳 天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9-12    


核心阅读

  • 打造全媒体矩阵,必须突出“一个理念”,即内容为王、用户至上。在内容上,力求做到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要策划先行,要主动引导,要统筹整合。
  •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径在融合,层次在深度,根本在发展。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我们积极开拓经营发展新路,由“媒体经营”转变为“经营媒体”,报社旗下7家全资子公司严格按照采编经营分离的要求,经营业务全部划归公司管理,进行市场化运作。
  • 充分利用党媒优势,打造外循环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报社的纽带作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借船出海,借梯上楼,构建“民间+官方”融通平台,打通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
  • 无论时代如何变,环境如何变,党报姓党的根本原则不会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新闻舆论思想,努力建设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一流地市级新型主流媒体。
  
柳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阳天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毫无疑问,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党报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技术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的传播手段和运营机制也必须应时而变、顺势而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近年来,柳州日报社在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是打造深度融合“双循环”生态系统;二是激发多元发展“三驱动”经营动能。

打造深度融合“双循环”生态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可以说,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深度融合是媒体的必然选择,是市场的必然倒逼,是发展的必然方位。用一句话来说,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柳州日报社在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下,遵循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全力打造“内+外”的媒体融合发展“双循环”生态系统。

1.内循环生态系统:打造“矩阵+圈层”传播平台

(1)以“四个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全媒体矩阵

以平台建设为基础。着力打造“纸媒+新媒”“综合+垂直”的全媒体矩阵平台。在报社层面,构建“两报一网一端两博三微”的主矩阵;在部门公司层面,建设10多个细分领域的垂直微信公众号;在社会服务层面,代理运维近30个党政企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目前,柳州日报社的全媒体矩阵人群覆盖突破280万。

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全力打造以移动终端平台“柳州1号”为核心的“1号”全媒体品牌建设,提出全媒体矩阵要实现“两个占领”:占领舆论高地,影响关键少数;占领市场洼地,打造特有品牌。推出1号快讯、1号直播、1号访谈、1号追踪、1号夜读、1号秀场等系列产品。2017年,柳州1号APP直播平台、柳州日报社新媒体矩阵分别荣获中国传媒融合年度标杆案例奖和中国新媒体年度最具价值品牌奖。

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打造全媒体矩阵,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解决内容生产问题,必须突出“一个理念”,即内容为王、用户至上,在内容上,力求做到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要策划先行,要主动引导,要统筹整合。

以机制建设为保障,通过建章立制,把报社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管理要求贯穿到采编经营的各环节、全过程。健全指挥机制、供稿机制、发布机制、联动机制。提出“时政新闻,1号首发”的目标,要求全媒体“250三段式发稿”,实现碎片化、卡片化、滚动化发稿,即20分钟内发第一稿简述事实,50分钟内发第二稿延伸报道,事件结束后发第三稿全面解读。

(2)以“细分互动”为纽带,着力构建社群圈层

细分领域,将“广而僵”变为“专而活”。矩阵建设主要解决内容供给的问题,圈层建设着力解决传播效果的问题。目前已经建设核心社群微信圈30个,形成报社在全柳州的网格化覆盖传播布局,实现裂变式传播。比如婆婆妈妈群,由全市214个社区的一名书记或主任、一名宣传干事构成,虽然只是近500人的社群圈,但却覆盖了全市所有社区,既可在群里第一时间获得最基层的新闻资源,又可把我们的新闻产品在群里推广,实现了传播效应的最大化。比如,今年柳州紫荆花开,报社各媒体平台聚焦“紫荆花”主题,多方联动,多角度助推紫荆花“霸屏”,柳州发布微信号推送的《柳州的紫荆花真的开了!航拍大图抢先看》,通过30个圈层推送,裂变式传播,29小时内,获得了30万+的点击量,点赞达2200多次。

互动感染,将“单相思”变为“谈恋爱”。粉丝经济是单向的信息传播,好比“单相思”;而社群经济则进化到双向互动,好比“谈恋爱”。社群经济相比粉丝经济而言,最大的不同是互动性。为了提升用户黏性,我们专门成立了群主会,制定了社群圈层建设管理办法,举办铁杆粉丝节,着力把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抱成团,激发群蜂效应,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从而增加用户对报社品牌的认同感。同时,这些微信群成员可享受报社公司经营产品打折、小记者培训优惠、读书会会员优惠等政策红利,进一步催发了“情感信任+价值反哺”的化学反应。

2.外循环生态系统:构建“民间+官方”融通平台

我们充分利用党媒优势,打造外循环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报社的纽带作用,积极整合市网络文化协会的社会资源和市互联网传播研究中心的政府资源,借船出海,借梯上楼,构建“民间+官方”融通平台,打通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

(1)以柳州市网络文化协会为载体,引领民间舆论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是“最大变量”。新时代下,如何发挥党报引领导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等方面的作用,如何在打造大宣传格局中合纵连横,柳州日报社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组建了柳州市网络文化协会,柳州日报社担任会长单位,报社总编辑兼任会长,吸纳市相关部门和50多个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成为会员单位。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开展“微观柳州”等活动,传播柳州的好故事好声音,引领民间舆论场导向。

(2)以市互联网传播研究中心为依托,扩大官方舆论场影响

党报姓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充分利用好党委政府的政治资源。作为三线城市的地方党报,仅靠自身的投入来建设全媒体大数据中央指挥平台,资金压力是很大的。柳州日报社积极争取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协调市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入驻报社,形成联席工作机制,共同打造中央厨房。一方面,双方统筹资源,发挥乘数效应,更有利于争取项目支持;另一方面,双方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更有利于舆情研判处置。今年,我们还专门成立了柳报尚嘉融媒科技公司,把舆情监测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运营内容,提供舆情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总之,媒体融合绝不是简单的谁取代谁的问题,融的是理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共赢。柳州日报社通过媒体融合“内+外”“双循环”生态系统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公信力、权威影响力、资源整合力、全媒传播力“四种优势“,进一步拓展了活动策划、全案营销、舆情引导、技术支撑“四项服务”,进一步发挥了传播立体化、传播专业化、传播最大化、传播持续化“四大效应”。在去年由自治区宣传部主办的全区媒体融合发展大会上,柳州日报社作为唯一的地市报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文化产业基金媒体融合专项资金扶持。

激发多元发展“三驱动”经营动能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径在融合,层次在深度,根本在发展。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我们积极开拓经营发展新路,由“媒体经营”转变为“经营媒体”。目前,柳州日报社旗下有柳报尚策广告公司、柳报尚腾会展服务公司、柳报尚方教育文化公司、柳报尚达旅游文化公司、柳报尚捷商贸物流公司、柳报尚嘉融媒科技公司、柳报尚彩印务科创公司等7家全资子公司,严格按照采编经营分离的要求,经营业务全部划归公司管理,进行市场化运作。去年以来,我们根据报社的发展实际,着力激发产品驱动、项目驱动、全案驱动的多元发展“三驱动”经营新动能。

1.产品驱动

目前,传统媒体的经营竞争,已不是同业竞争,而是面临跨界竞争和降维打击。报社也一样,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传统媒体的竞争,而且还有新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的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市场思维和用户思维,研究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创造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的媒介产品。去年,我们创新推出《柳州晚报》电子号外,这个新媒体产品依托柳州日报社全媒体矩阵和30多个圈层进行裂变式传播,投入成本低,传播快捷精准,仅半年时间,电子号外经营平台就创收近百万元。同时,我们创新推出柳州市场最大的广告桌推产品——1号碗媒。1号碗媒以消毒碗的包装为载体,技术上嵌入新闻性和互动性,顾客可以在等餐时扫码读新闻、抢红包,实现广告二次开发利用。1号碗媒每天市场占有量最高达10万套,基本实现市区餐馆全覆盖。去年以来,我们还整合提升了电子阅报栏产品、1号特卖产品、1号跨境电商产品等,打开了经营的新渠道。

2.项目驱动

有了产品还要有制度做保障。为了推动我们的多元化产品运营更加有序、更加高效,去年我们开始探索项目小组负责制,约束与激励并重,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目分为临时性项目和战略性项目两种,临时性项目由社领导直接指定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激励机制和跨部门跨区域合作机制高效执行,体现“短平快”的特点。比如与市人大常委会联手开展“立法规划我参与”网络评选访谈项目、柳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十五年回眸宣传片项目等。矩阵模式经营形成了联席机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通过临时项目小组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战略性项目由新成立的项目孵化中心统筹,报社的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拿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由项目孵化中心进行审核研判,报党委会研究通过后,组成项目组进行团队化运作。比如,去年开始运作的文艺柳州平台项目,今年开始运作的小记者运营项目、柳江书院项目等。

3.全案驱动

用别人的车子赚钱,滴滴做到了;用别人的厨艺赚钱,美团做到了;用别人的产品赚钱,淘宝做到了;用别人的飞机赚钱,携程做到了。学会整合资源,商机无处不在。报社相对于其他市场上的民营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资源整合能力。媒介形态的多元趋势,稀释了报纸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经营能力,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更使报业广告“断崖式下滑”。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整合宣传资源、政商资源、社会资源等各方面要素,改变过去单纯的版面售卖模式,开展以产品为基础、以品牌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全案营销。去年,柳州日报社组建全媒体营销中心,专门设立融创部,全盘统筹策划,进行资源打包、置换整合,以全案营销方式服务目标客户。比如在地产行业,我们提供营销策划、活动筹备、项目实施、方案营运、品牌传播一站式服务,同时还与旅行社、金融机构等客户进行资源互换,进一步拉长盈利链条。2017年,柳州日报社通过全案营销的服务模式,策划实施活动100多场,几乎是周周有小活动,月月有大活动。比如举办柳州市3·15公益大联展、柳州市房地产博览会、柳州市网络春节晚会等等,通过全案营销,传统经营焕发了新活力。

无论时代如何变,环境如何变,党报姓党的根本原则不会变,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根本职责不会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新闻舆论思想,努力建设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一流地市级新型主流媒体。

(作者:柳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责编/邓应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4月(上)P33-35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