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推荐阅读 • 正文

互联网治理中把关人研究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摘要】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类媒体的诞生带来了一场颠覆性革命,分权化成为互联网的新常态,信息传播的每一个阶段在当前都有了多重路径。作为信息把关的首要角色--把关人,在互联网治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下互联网信息把关人角色泛化、把关效果滞后、把关方式多样,传统的把关模式已无法解决当今的网络乱象。本文依据把关人发展的脉络,重新梳理把关人现状,并针对当下暴露出的信息弊病,从个人、技术、组织三个层面探索互联网治理中的把关机制。
  【关键词】媒体技术  互联网治理  把关人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的今天从上层建筑到生活细微处无不经历着巨变,现代化进程与传统生活方式在激烈的碰撞中谋求和谐,人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需要情绪的发泄口。互联网以及移动设备的发展,将受众变成了最后的“终端”,连接在一张巨大的信息网上。和传统的把关模式相比,Web3.0时代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结构的网状性、传受双方高黏度等特点,使得把关难度增大,传播者和受众角色定位开始模糊,把关人与把关对象出现重合。本文试图从当前互联网把关现状入手,分析其对传统把关模式的冲击,提出新的把关对策。
  把关人理论的形成与流变
  在传播学研究史上,第一次描绘出完整的传播过程模式的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维尔,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明确勾勒出信息从源头发出后的路径,被称为5W模式,即Who(谁)、Say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对谁)、Withwhateffect(产生什么影响),其中Who(谁)就构成了传播学领域五大研究之一的“控制研究”--把关人研究。具体把关过程本质上是对信息的取舍以及加工再传播的过程。
  1.个人层面的把关人研究
  将“把关人”(gatekeeper)这个术语变成传播学学术概念的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卢因。通过对家庭主妇对家人饮食菜品的把控,卢因提出了著名的“渠道理论”(channeltheory),认为主妇购买食材中的“把关”现象可以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1947年卢因出版著作《群体生活的渠道》,系统性阐述把关人理论,认为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1949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学领域,明确提出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存在把关人,进一步验证了卢因的理论:把关人--编辑,影响把关行为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1959年,麦克内利提出,在新闻传播者与新闻目标受众之间应该夹杂着不同层级的中间传播者,在《新闻的国际交流中的中间传播者》一文中,他通过对新闻流通过程的研究,解释了这一观点。
  2.组织层面的把关人研究
  1969年,巴斯撰写《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一文,对以往的把关人研究提出异议,表示媒介组织内部才是把关的首要关卡。他把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把关卡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新闻采集,一是新闻加工。首先是记者去接触新闻源,决定新闻素材;其次由编辑对新闻素材进行加工。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突破了此前研究的思维局限,创造性地提出了并不只有编辑是“守门人”。
  之后,美国研究控制问题的专家布里德又提出“潜网理论”,他认为,刚踏入报社的新记者从敢于揭露真相、雷厉风行,最终变得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原因就是作为“把关人”的记者,在把关过程中除了受个人喜好、情绪等影响,报社内部也会有体制规范、从业准则、集团利益的潜在约束。由此看来,把关人不仅指代个人,也可以指代组织。
  学者贝利(Bailey)、李科迪(Lichty)呈同样态度,认为新闻生产是组织内各部分一起运作的过程,而非仅受个人意志控制。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把分散的各部门看作一个整体,分析各工作人员的立场,区分各自的价值体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对立面以及对受众的态度和认知。从单个人员的考量扩展到整个组织层面,再延伸到更大的社会组织。
  3.社会层面的把关人研究
  著名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探讨了媒介和社会的关系,指出社会层面的控制主要分三部分:一是政治的把关;二是道德与文化的控制;三是经济、技术设施的控制。这也从侧面说明,把关人并不是独立的个人,而是与社会体系融为一体。
  20世纪90年代,学者休梅克在《大众传媒把关》中,系统性地将社会系统中所有把关形式以金字塔的图式呈现出来,从塔尖到底层分别是个人层级、媒体工作的常规活动层级、组织层级、媒介外系统层级、社会层级。个人层级主要为把关人个人评估,探讨影响把关的个人因素;媒体工作常规层级主要分析媒体内部的工作操作,观察新闻采集、整理、加工、编审、出版这些环节的总流程;组织层级则是把新闻机构作为对象,探讨行业内部运作规范对把关的影响;媒介外系统层级考察除媒介之外的影响因素;社会层级强调新闻活动植根于社会土壤中,必然受到社会制度、国家利益、文化信仰等制约。
  休梅克着眼于把关人的起源,吸收怀特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电台编辑的个案研究扩展到社会系统,把传播活动运行中可能受到的把关分层级列出,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总结概括。
  Web3.0时代把关人现状
  Web3.0时代是人与网络以及网络与人的交织融合状态,智能和人工成为两大关键词,网络不仅是简单的内容提供者,也是内容分析者,在筛选过后将与用户高度匹配的内容发送给受众。大众话语权深度回归、传授关系界限模糊、多种传播类型交织、智能匹配崛起……这些均使得互联网治理中的把关难度增加。
  1.把关在传播的各阶段可行性降低
  首先,互联网传播模式的网状化使得传统的把关模式难以适用。过去的把关严格遵守“采、写、编、审、评”的规范流程,而现今各媒体传播途径呈放射状,传播节点多、受众参与面广,这就冲破了传统规范化的约束。再加上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频繁且多为一些零碎的片段。为了吸引受众、大量的个人或自媒体在没有验证消息源的情况下贸然发送,更有甚者编造虚假夸张的情节加以传播,加大了把关的难度。
  其次,传播内容多媒体化使得把关可行性降低。把关人需要掌握各种技术操作,对网络编辑的多种格式(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都要熟练。此外,编辑把关人需要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辨别挑选出最具价值的信息进行传播,这对编辑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最后,传授双方的高忠诚度、高黏性加大了把关难度。Web3.0时代讲究用户思维,受众地位提高。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其定位和撰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偏好,通过取悦受众提高双方的忠诚度。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受众养成了定期阅读的习惯,在已知心理预期的情况下去定向寻找自己想看的信息。因为过于注重受众导向,把关难度无形中增加了。
  2.“把关人”与“意见领袖”身份分离
  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在以往的传播活动中往往是界线明确,现代各种传播类型常常交织在一起,传播者和接受者身份模糊,导致“把关人”常常面临无关可守的尴尬局面。过去把关人决定哪些信息可以进入传播通道,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在互联网中,除了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点传播,也可进行一对多的面传播。一些在不同圈子里比较有名、极具人格魅力、能够率先发表专业见解和看法的人,能得到大众的追随,成为意见领袖。
  网民拥有自由发布的权利,只要他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认为有新闻价值,就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第一时间发布。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受众”到“传播者”角色身份的转变,由被动的接受信息过渡到主动创造信息,其中信息的重要性由点击量、人气来定义,如微博的“热搜榜”。开放和交互的互联网环境,削弱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使得把关人和意见领袖身份分离,用户自己能决定什么是大事件,头版头条由网民自行搜索生成。
  互联网治理中如何确立多重把关机制
  1.作为节点的网民个人把关
  个人把关的崛起,使得作为单个传播节点的网民成为自己的第一层把关人。中国网民数量众多,素质参差不齐,人们热衷于在碎片化的消息中捕风捉影,有时候信息本身的价值不再成为考量的标准,其中的趣味性被过度放大,使得受众忽视对信息本身的甄别和警觉。网民不断搅动信息海洋,形成巨大的舆论漩涡并沉沦其中。因此在自我把关时代,每个人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提升成为首要因素。每个人基于特定的动机需求,在社交媒体有选择性地去接触信息,不论何种动机,受众应该建立起能够排除虚假信息的最基本的是非观,能够及时准确地分辨信息,让有价值的网络信息为我所用,对垃圾信息主动做到不理会、不阅读、不传播;同时提高自我把关能力,包括信息鉴别能力、信息自律能力、媒介认知能力、自我构建能力,充分展现作为节点支撑的个人力量,发挥互联网治理中的自我净化作用。
  2.以技术为依托的智能把关
  对待网络中出现的某些负面效应,光靠网民自发抵制成效甚微,要全面深入地将政府制定的法律措施付诸实践,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智能把关。常见的手段有“关键词屏蔽”技术,将某些特定的敏感词汇设置为关键词,一旦用户发布的内容包含此类词汇,则会被层层筛选,送入人工审核或直接屏蔽,有此类敏感词汇的内容无法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有些人试图用一些关键词替换、加入特殊标点字符、用图片替换等手段绕过屏蔽,这只会促使技术更新迭代,目前的屏蔽技术不仅可以识别词汇,也可以识别图片、视频等。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为把关提供了技术依托。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网络数据采集纳入库进行库内分析、大规模数据智能清洗,可以及时、动态、多维地检测网络舆情,拓宽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广度,同时将数据清晰直观地进行呈现,信息动向和发展轨迹一目了然。虽然目前智能把关在信息收集、过滤、发布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缺陷,但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把关必将是重要的把关手段。
  3.平台、媒体、政府三足鼎立的组织把关
  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附于平台,社交媒体便是信息快速扩散的平台,相关网络运营商应主动承担把关责任,自觉维护有序的业务运行;对平台用户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网民信用机制,例如微博中可以根据网民个人的浏览痕迹评估其个人信用。
  主流媒体自觉承担起“把关人”的责任,是组织把关的重要内容。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信息,过度自由的言论空间滋生更多的失范行为,人们常常见惯了所谓的重磅新闻被判定为虚假信息,厌倦了那些为博取关注度而极度与内容不符的“标题党”,真实权威的声音更顺应民意。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有严格的把关制度和把关技术,经过层层把关,将经过深入调查的真实信息传播给大众,成为大众验证真假信息的标杆。
  政府作为网络运营的主导也不能无为而治。法律作为国家规范行为、引导舆论的强制性手段,要发挥对网络内容“把关”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给人民营造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是党和政府的承诺。相关法律已明确规定,发布不实信息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列入定罪标准。
  结语
  社会的发展不会滞留,传统的单向把关模式已经无法规范网络传播秩序,过去传媒拥有的议程设置功能被交织的传播体系融解,把关人应该延伸到网络生态的各个领域,网民个人、媒体组织、网络运营商、政府都是不同层级的把关人,只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尽其责,才能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2017年度实培计划项目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解构转型[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史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陈力丹.舆论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6】彭兰.自组织与网络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互联网治理[J].社会科学在线,2017(4).
  【7】钱浸亲,陈昌凤.互联网治理:一种综合路径的探索[J].全球传媒学刊,2017(6).
  【8】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9】朱鸿军.冲突与调适:微信空间版权正当性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6(12).
  【10】周茂君.新媒体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1】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12】许玉镇,肖成俊.网络言论失范及其多中心治理[J].当代法学,2016(3).
  【13】喻国明.未必影响力的形成机制与社会价值[J].人民论坛,2011(12).
  【14】原平方.微信公众号传播中的“谣言”治理[J].案例与方法.2014(11).
  【15】樊传果.“互联网+”时代网络治理模式建构研究[J].传媒,2017(9).
  【16】刘奇.大数据时代舆情把关模式的嬗变与重构[J].传媒广角.2017(1).
  【17】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新闻记者.2016(1).
  【18】但午剑.网络传播语境下的“把关人”价值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19】田敏.新媒体时代报刊把关人的角色定位[J].中国记者,2016(11).
  【20】李沅倚.微博问政中的“把关”研究[D].郑州大学,2014.
  责编/邓应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12月(下)P22-24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宣部主管的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