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文物事业得到充分发展,文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同时,考古界、文博领域的新闻事件也同样吸引公众目光,成为社会热点,且随着政府及社会力量对文物保护利用的持续推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理念越发深入人心。新时期,媒体在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的同时,一些新的风险与挑战也随之出现。
传播现状及特点
1.社会关注度高,易形成“网红”效应和裂变式传播。从传播学角度看,传播成功与否取决于信息的吸引力、目标群体的接收能力以及传播媒介的有效性。根据长尾理论,社交媒体的实时性、互动性和易于分享的特性使得文物新闻的传播更加便捷和迅速,一旦有关键节点分享了这些信息(如有影响力的个人、组织或平台“推流”),就可能触发裂变式传播,使得信息迅速扩散。例如,2021年3月,随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的发布,三星堆再次火爆“出圈”,社会各界探索古蜀文明的热情被点燃,不仅主流媒体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报道,大量自媒体也涌入考古科普领域,一时间三星堆成为“网红”。
2.科技含量高,文化底蕴浓,社教功用强。根据互动理论,传播效果不仅取决于信息的传递,还取决于接收者对信息的反馈和参与。科技发展使得文博机构及宣传领域出现沉浸化文物展示方式,增强了观众参与感和认同感。例如,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曾与抖音共同策划推出《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让网友惊呼“活起来了”。通过加入动画技术、配音特效,众多国宝级文物在短视频中“复活”。其中,博物馆方把控好文物的严谨性,新媒体平台利用自身优势创新表达,携手打造了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使文物寓教于乐的社会教育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3.受众年轻化,内容娱乐化,传播重交互。文物事业发展至今,受众已对观赏式接收方式产生疲劳。根据传播学理论,信息能否有效和高效传播,在于其目标受众定位的精准性与匹配度。在受众“年轻化”之路上,故宫已实践多年并积累了经验。近两年,电视媒体与故宫相互借力,《上新了·故宫》将综艺娱乐与文化科普相结合,紧扣年轻人的笑点与兴趣点,赢得了青年观众一致好评。同时,文物信息传播方式也越发倾向于交互传播,如电视栏目《国家宝藏》第二季,当每件文物出现时,屏幕下方会有实时二维码,观众可随时“扫一扫”将文物“捧”在掌中沉浸式“把玩”。
存在的问题
1.内容“失真”,缺乏严谨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新闻报道丧失真实性不仅会对媒体和行业造成负面影响,也将对公众的知情权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早在2000年某报为吸引观众眼球刊发虚假新闻,并错把三星堆陶片上的符号当作金手杖上的图样,称之为外星人留在三星堆的密码;时至2021年,仍有媒体为博眼球,在缺乏科学考证的情况下,不仅在标题中直接误导公众,更在内容上将“三星堆”与“外星文明”强行联结,“三星堆外星说”一时甚嚣尘上,严重影响了公众认知。
2.形式过度娱乐化,偏离文化本质。新媒体的崛起让文物传播形象日渐时尚化、大众化、亲民化,但在流量驱使下媒体对文物信息的呈现与传播却过度娱乐化。如近年来网络短视频平台刮起的“探墓”风。据抖音平台数据统计,以“古墓”为话题的视频播放量近4亿次,一些探秘“野墓”的短视频观看量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细究其讲解内容却多为“戏说”,缺乏事实考证,严重误导观众。相关专家对这一现象深表担忧,视频有可能诱使不法之徒进行盗墓,威胁文物安全。
3.呈现媚俗化,对流量追求大于质量。如果说早期文物文创衍生品形象宣传多呈现“萌萌哒”,可以理解为是对传统文化合理当代化的表现,那么如今毫不顾忌文化品位,单纯依靠“贱萌”“鬼畜”等所谓年轻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圈”,则是文博机构被流量“绑架”,导致其社会教育职能缺位。例如,日前淘宝发起的“2023丑东西大赛”评选结果揭晓,某博物馆以国宝“马踏飞燕”为灵感开发的文创“绿马头套”脱颖而出,获得“拔得头丑”奖,相关网络媒体对此大肆报道。这种靠“丑”出名的现象是严肃文化对流量的屈服,由于其传播内容低俗化,进一步导致受众对文物本身产生扭曲理解、对文博机构产生错误看法。
优化的建议
1.严谨规范表述,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考古的直接目的是还原历史真相,对于真相的发现与传播,媒体应立足严谨的学术论证与确凿的文物实证,时刻警惕夹杂其中的虚假信息。否则,相关不实之词不仅会对考古界、文物圈的努力成果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而且有损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更有甚者可能直接影响媒体坚守舆论场的意识形态安全,误导受众的社会认知与价值判断。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对真实性的追求应永远放在首位。
2.正确宣传文物价值,加大对自媒体平台涉文物内容的审查、监督力度。当下,自媒体平台是内容失实、媚俗化、过度娱乐化的“重灾区”,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对社交媒体及短视频平台加大审查力度,对严重失实但传播数据极高、误导公众的文物“假科普”进行及时下架及整改,对以猎奇为噱头的博主、大V、主播的原创内容加强审查;另一方面,业界要发挥监督作用,主流媒体要对自媒体发布的这些失实内容进行“纠正式”报道,及时以选题、评论等方式曝光,扭转受众错误认知,勘正文物传播主旋律。
3.让文物“有尊严”地活起来,提高传播内容的文化品位。媒体以多元呈现方式不仅要让文物“活”起来,更要“有尊严”地活起来。要摈弃仅仅以猎奇、吸引眼球为目的的内容生产模式,让文物信息及价值的良性高效传播围绕文化内核展开。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文博机构开设的自媒体平台,都应清醒认识到“满足大众不等于迎合大众”“寓教于乐不等于完全娱乐化”,要发挥好媒体引导公众审美取向的职责,努力实现以文物宣传实践促进国民文化素质提升的目标,以文物滋养当代文明。
4.以全媒体传播助力文物新闻事件的正向发酵。面对重大考古新发现和涉及重要文物的新闻事件,媒体既要各司其职,又必须形成合力,既要抽丝剥茧,更要有的放矢,用致力于打造“四全”媒体的思维去观照此类新闻事件的始末及深远影响,调动社会资源、联通各方渠道,实现话题全民化与正向发酵,营造全民热爱文物、崇尚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氛围与良好社会风气。
眼下,“文物热”现象仍在持续,媒体应明晰现状并积极总结传播经验,厘清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抓住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机遇,不断深耕文物价值内涵挖掘,使“文物热”不仅是一时之热,而是发展成一种“文物潮”的新常态,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编室主任)
(责任编辑:张晓燕)
刊发于《中国报业》杂志2023年度6月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