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沙镇:“三抓三通”促进返岗就业 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中国报业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15    

  开年以来,河沙镇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把帮助贫困户返岗就业作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当务之急、攻坚之要。
  截至目前,全镇共摸排有务工需求贫困户859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5.3%;已实现务工678人、务工率占79%(其中,外出务工476人、本地务工202人);未务工181人,其中已联系等待外出务工110人,计划本地务工71人。
  河沙镇通过抓求职服务,打通“外出就业”绿色通道;抓复工复产,打通“就近就业”绿色通道;抓订单农业,打通“就地创业”绿色通道的“三抓三通”方式促进返岗就业,助力群众增收。
  打通“外出就业”通道就是打通脱贫的一条道路。河沙镇通过打通“一网、一圈、多号、多群”的互联网渠道,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信息发布,先后在全镇为90家用工企业“线上”发布岗位近450个;借助卫生院务工人员健康体检窗口,设立外出务工招聘平台,宣传发放用工信息资料3000余份,促进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外出就业120人,有效架起了企业招工和贫困户就业的桥梁,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户“双赢”局面。
  打通“就近就业”通道就方便了贫困户就近就业,让企业和贫困户省去了较长的等候时间。通过全面清理本地复工复产用工岗位,推动企业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贫困户上岗,农资企业在符合疫情防控条件下优先从快复产复工。截至目前,全镇5家工业企业、24家农资企业均已全部复工复产,持续稳定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160人,月人均增收达1100余元。在送家沟村银林九峰农业合作社,平均每天在田间地头务工的贫困户有10余人,人均每月收入达1000元以上。
  河沙镇坚持主动上门服务复工复产企业,通过多渠道筹集防疫物资,开展防疫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做到防疫复工两手抓两不误。在谷村、凤凰村等农业产业较集中、务工人数较多的村,复工前安排卫生院医生集中时间上门为务工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服务,并送去口罩等防疫物资。
  针对受疫情影响确实不能外出的,加大政策性公益岗位申报力度,先后申报农村公益性岗位67个,均优先安排暂时不能返岗的贫困劳动力和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参与山林防护员、环境保护宣传员、疫情防控宣传员等工作,做好了就地就业兜底保障。
  打通“就地创业”绿色通道,创造性开展“以订促扶”,通过采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对农特产品的购买需求,以订单式提前预购今年农资产品,充分激发贫困户就地创业内生动力,实现了在家自主创业、自主就业。
  目前,通过“以订促扶”订单方式,已采集到6家帮扶单位、85名帮扶责任人对家禽、蔬菜、经果等农产品的预订需求,订单金额达3万余元,可为全镇300余户弱劳力的贫困户提供稳定增收。同时,鼓励有技术的贫困户留乡创业,已为5户留乡创业贫困户成功申请到创业补贴各1万元。
  2020年,河沙镇将紧盯目标、坚定信心,立“愚公之志”、打“决胜之战”,全力以赴迎接脱贫攻坚“终极大考”!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