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赵大伟,男,汉族,中共党员,陕西省乾县人。1971年8月出生,1989年3月参军入伍,2015年年底从部队转业到咸阳市残联办公室任主任科员。2018年9月,该同志被派驻到咸阳市淳化县润镇后旨头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3年被咸阳市残联评为优秀机关干部,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3年被咸阳市评为优秀公务员,同时荣立个人三等功。2018年被咸阳市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被咸阳市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部署督导扶贫工作
言语不多却爱和村民拉话,个头不高却总爱挽个裤腿,皮肤黝黑但目光炯炯有神,头脑灵活却常常爱认死理,衣着不讲究却满肚子“金点子”,田间地头总能见到他满身泥土的身影……正是这样一位没有任何扶贫工作经验的团职转业干部,却在短短两年间,采用精神药方不仅帮扶63个贫困户共计219人一举“摘帽”,而且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号穷脉”“富脑袋”“鼓口袋”“拔穷根”的时代发展新路。他就是,被群众誉为“土书记”的咸阳市残联驻淳化县润镇后旨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大伟。
扶志气,激发生命自强心
去年春节前的一天,第一书记赵大伟和队友李军峰慰问贫困户。58岁的贫困户张国政身板硬朗,老伴和两个儿子、大儿媳患有轻度精神残疾,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吃低保和种庄稼支撑。见工作队来访,一家5口个个眉头紧锁,低头不语。当赵书记问及家里下步有啥打算时,张国政不假思索地说:“家里就这烂摊场,一堆废人没指望,你们既然想帮我,干脆也给我安排个低保。”
随后几天走访发现,该村像张国政这样因为病残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心安理得的贫困户还有不少:有的身懒不愿动弹怕吃苦,有的眼高手低看不上挣小钱,还有的干脆坐等吃救济。当天晚上,赵书记召集村里17名党员开会,讨论怎么帮扶这类贫困户。大家在讨论中形成共识:扶贫工作绝非简单的送钱送物,关键是要帮助贫困户自强自立。末了,赵书记对大家说:“扶贫重在找准‘穷根’,‘根’没找准,咋‘灌水’‘施肥’都白搭。扶贫须先扶志,要让贫困户脱贫,必须拔出‘思想穷根’,帮助他们从精神上真正站立起来”。
指导贫困户养猪
贫困户中,数张国政思想压力最大,赵书记就一头扎进他们家。“谁家没有难肠事?遇见困难咱就得面对。有劳力坐等吃救济,这会让人瞧不起。人穷不能志短,咱得活出个自尊!”张国政家后院养着一头老母猪,见他说起养猪很在行,赵书记掰着指头鼓励他:“养下一头老母猪,等于种下一颗‘摇钱树’”,并当场许诺:“你要多养猪,我就重奖你。”很快,张国政凑钱从集市上抱回10个猪娃,不久老母猪还产下10个仔。当晚,赵书记和村干部碰头商定,每头猪按奖励300元的标准,及时把6000元送到张国政家。不料,没几天张国政又耷拉着脑袋没了精神。原因是养猪又脏又累,家里光他一人干,其他人看,并因管理不善,死掉一头小猪。闻讯,赵书记第一时间从镇上请来养猪专家给他传授技术,并抱回一摞专业书籍。当晚,赵书记还专门给张家主持了个家庭会议,除表扬鼓励张国政外,重点对张国政老伴和大儿子提出批评:“你看你俩,不瞎不聋,也不缺胳膊少腿,又不是不能干活?光景过成这样,就是四肢不勤,好吃懒做,怎么就不干点活自食其力呢?”赵书记面对面直戳心窝的一番开导和鼓励,不仅使张国政的老伴和儿媳成了养猪好帮手,两个儿子还分别上省城建筑队和镇上一家餐馆打了工。从此,张国政就像变了个人,带着全家整日起早贪黑忙过活。
张国政一家人的前后变化,渐渐唤醒了村里其他贫困户的主动脱贫意识。赵书记便趁热打铁,在贫困户中组织了一场以“帮助掌握扶贫政策,帮助认清‘等、靠、要’危害,帮助提升谋生本领,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发精神内生动力”为内容的“四帮一激发”思想引导活动。通过挨门逐户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宣扬身边脱贫典型,剖析不思进取危害,研究脱贫思路目标,跟进解决实际困难,贫困户们纷纷表态:脱贫要学张国政,自食其力才光荣。目前,该村贫困户中,关心国家事情的人多了,发展种养殖业的人多了,外出打工的人多了,一股自立自强的暖风悄然而至。
改陋习,焕发生活新朝气
第一书记赵大伟有个爱到贫困户家串门的习惯。今年开春后的一天,他和村支书张秉纪来到贫困户辛正西的家。走进院落时,发现手脚麻利的辛正西蓬头垢面,满口黄牙。迈过满地垃圾步入房间,见炕头和灶台乱糟糟、黑乎乎混在一处,满屋子散发着刺鼻的汗臭味。看到辛正西灰头土脸、满脸无辜的神情,赵书记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聊天得知,今年47岁的辛正西父母殁的早,弟弟打小双目失明,哥俩一直相依为命。长这么大,辛正西从没刷过一次牙,也没洗过几次澡。
其他贫困户是不是也有类似不讲卫生的习惯?为探个究竟,结合村里疫情防控,一连几天,赵书记挨门逐户在村里转了个遍。不看则罢,一看令他忧心忡忡:除不少村民懒得刷牙、洗澡外,有的满指甲污垢,有的牛圈猪舍臭气熏天,还有的一遇农闲不是扎堆打麻将,就是聚众“扎金花”,很少锻炼身体,村里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赵书记再到村民中间座谈,一些村民反映:农村就这样,祖祖辈辈就这么过来的,我们也早已习惯!赵书记心想,一个人的思想高地,积极健康的东西不去占领,其他消极落后的东西就会趁虚而入。破除陈规陋习,必须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成为脱贫攻坚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在随后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赵书记对大家说:“要想心情好,卫生先搞好;要想活的久,天天健步走。坚持锻炼心情舒畅,院落整洁身体健康。不讲卫生,污染的是空气,滋生的是蚊蝇,繁衍的是细菌,威胁的是健康。特别是作为老年人,讲卫生、勤锻炼,身体好了才不会给儿女添麻烦,自己也不遭罪”,并提出了“心要净化,屋要亮化,村要美化,体要康健”的整治目标。

深入村民家中宣讲扶贫政策
今年4月1日,赵书记亲自组织启动“培育良好习惯、提升健康素养”主题活动,倡议村民广泛开展以“‘勤洗手、勤洗脸、勤刷牙、勤洗澡、勤洗脚、勤洗衣服’和坚持体育锻炼”为内容的“六勤一坚持”系列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让精神文明登堂入室,进村到户。为确保活动经常,不走过场,赵书记除给一些贫困户送去牙膏、牙刷、香皂、毛巾、洗衣粉等日用品,定期检查讲评“六勤”坚持情况外,还邀请镇卫生院3名医生进村巡诊义诊,为65岁以上老人和贫困户测血压、讲卫生常识,并从市残联申请专项经费建起集健身器材、图书阅览室等于一体的村文化广场,为“五保户”建起了幸福院,恢复了村威风锣鼓队,组建了村广场舞队伍,在村主街道设计了文化墙,倡导村民读书学习、强身健体和争创文明。村妇联主任程彩玲负责学跳广场舞和组织健步走两项工作,每天清早和傍晚,在村文化广场、田间地头,程主任要么带着村民伴着欢快的音乐学习跳舞,要么组织村民沿着乡间小路健身,村里充满欢乐的身影。
如今,该村爱干净的人多了,爱运动的人多了,打麻将的人少了,村民生活习惯、精神状态及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正风气,培育时代新乡风
前年9月6日,第一书记赵大伟驻村后对贫困户基本情况进行过一次摸底调研。统计显示,该村63家贫困户中有7个30岁以上的人还在“打光棍”,其中还有3个50岁以上的老村民。座谈得知,没有娶上媳妇的原因,多因“天价彩礼”导致,而且有的尽管拼命帮孩子娶上媳妇的但婚后过的却并不幸福。一些村民反映:现在给娃娶个媳妇要车要房要现金,动辄三五十万,有的为了给娃结婚,60多岁的父母还上建筑队打工攒钱。
“天价彩礼”让村民“不幸福”的问题,引起了赵书记的注意。“娶个儿媳妇,父母扒层皮”“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婚回到贫困线”。交换帮扶措施意见时,他跟工作队员和村干部讲:“超出村民承受能力的彩礼,不仅不能给新人带来幸福的婚后生活,反而给家庭矛盾和贫困埋下隐患,这种盲目攀比、乱要彩礼甚至把出嫁变成买卖的行为必须予以制止”。赵书记还敏锐发现:不光“天价彩礼”成风,在当前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农村,尤其是逐步富裕起来的村庄,由于村民多是外出务工,忙着挣钱,相互见面交流少以及农村文化生活单调等原因,还存在相互攀比,说是聊非,人情味淡化,对老人精神关怀不够等不良风气。赵书记感到,农村当前出现的这些不良风气,致使村民失去了原有的和睦、朴实,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生疏,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安定团结和村民的和谐幸福,阻碍着新型农民的培育,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要让农民脱贫,必先靶向治疗,建强农村思想道德高地。唯此,才能逐渐扭转农村社会风气,最终做到乡风文明。
几经酝酿,一场以推动移风易俗、共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为目标,以评选“‘好亲家、好邻居、好儿女、好媒人、遵纪守法好村民’,促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形成”为内容的“五评一促进”活动随即展开。
赵书记深知:风气建设与每个人、每件事都密切相关;歪风邪气,不得人心,群众常被裹挟其中有口难言;移风易俗,打赢乡风保卫战,绝非一时一力,关键还是要抓住人心,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为此,他采取“软硬结合”的方法,一手抓舆论引导的“软环境”,一手抓村民自治的“硬杠杠”。在抓“软环境”建设上,每年发动群众组织一次“五评”活动,先后涌现出1对好亲家、2组好邻居、3名好儿女、一个好媒人、4名遵纪守法好村民,并给他们制作发放“荣誉奖牌”,营造健康高尚的道德环境;还给贫困户建立“扶贫手拉手,致富心连心”微信群,并把村大喇叭、微信群作为舆论阵地,坚持表扬人用喇叭,批评人用电话,宣传政策、发放通知用微信和短信等方式,使大喇叭和微信群成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课堂。在用“硬杠杠”治理上,赵书记把抵制“天价彩礼”“打牌赌博”“乱嚼舌头”等不良风气写进村规民约,发动群众监督管理,对屡教不改的进行劝诫问话,引导村民进行自我净化,用文明行为抵制歪风邪气。对于个别棘手问题,他还借助乡贤的力量,请村里的“能人”“明白人”出面劝说,带头抵制不良风气,让文明新风持续融入。
点滴灌溉,润物无声。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该村逐渐形成了喜事新办、追求健康、崇尚文明的新观念,尊老爱幼、团结友爱、遵纪守法蔚成风气。
(胡立瑞 葛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