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组织联合倡议 推动“老子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日照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17    
  近日,全国民间老子文化学会联盟正式发布《关于联动推进“老子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倡议书》,并同步推出《“老子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协作操作指南》,标志着“老子文化”申遗工作迈入全国协同、系统推进的全新阶段。此次倡议已汇聚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70余家民间文化团体与研究机构,共同呼吁社会各界凝聚共识,助力老子思想智慧走向世界。
 
  为推动申遗工作有效落地,联盟制定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明确了“非遗先行、双轨推进”的战略路径,并规划了四个阶段、多项任务的全周期实施框架,为各地参与单位提供了清晰、可行的工作指引。
 
  多位长期致力于老子文化研究与推广的负责人对此次申遗的价值与前景表达了深刻见解。福建省青山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会会长林岱生表示,老子思想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智慧,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东方方案。他指出,将积极借鉴“妈祖信俗”等成功申遗经验,加强民间交流与国际传播。
 
  甘肃省兰州市老子文化学会会长陈功章强调,《道德经》的外译版本数量位居中国典籍之首,在西方思想界影响深远,这种广泛的国际接受度是老子文化申遗的独特优势。他表示,学会将深化对老子哲学的阐释与当代价值研究,为申遗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临洮县老子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录川则关注老子文化在西部地区的活态传承。他指出,“老子西行”等传说与文化线路,丰富了老子文化的内涵,各地组织将通力合作,挖掘民间叙事与实践,构建完整的传承谱系,夯实申遗的证据基础。
 
  作为老子故里的代表,河南省鹿邑县老子学会会长孟海军介绍,鹿邑拥有太清宫、老君台等历史遗址,以及已列入国家级非遗的“老子祭典”,是老子文化从思想萌芽到人格圣化的重要见证。他表示,将立足核心地位,联动灵宝、周至等关键区域,共同推动跨省协同申遗机制的建设。
 
  针对公众关心的“为何老子文化更适合申报非遗”等问题,《操作指南》也作出明确解释,指出老子文化的核心在于其哲学思想体系及活态传承实践,而非单一物质遗存,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更全面、精准地展现其生命力。同时,《指南》通过对比“太极拳”“妈祖信俗”等成功案例,进一步增强了各方对申遗成功的信心。
 
  此次全国范围的联合倡议与系统规划,展现了民间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自觉与担当。随着各方力量的持续汇聚与具体工作的逐步展开,“老子文化”的智慧之光,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正式成为全人类共同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深厚的东方智慧。
 
  据悉,全国民间老子文化学会联盟是由全国范围内致力于老子文化研究传播的社会团体共同组建的非营利性民间文化交流组织,其宗旨在于构建老子文化教研共同体,推动各团体在教育、培训、文化等多领域的全面合作。(于新豪)
 
  (广告)

责任编辑:陈钇彤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