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汇李浩布局长三角,于杭州建德召开第二十四届科创企业投融资大会

来源:日照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20    
  2025年11月8日至9日,以“新引擎、新动能、新格局”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科创企业投融资大会在杭州建德成功举办。本次大会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的共同指导下,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专精特新与挂牌上市工作委员会、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联合主办,建德市人民政府协办,陕西村上文化旅游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三板汇投资顾问集团联合承办,并得到北京恒游互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大会汇聚了逾600+政府代表、行业领袖、科创企业家与知名投资人,共商创新发展大计,共绘产业升级蓝图,为激活区域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高能级平台与强劲驱动力。
 


 
  会议聚焦“国有三资”改革、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等前沿议题,搭建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的对话平台,通过权威政策解读、前沿主题演讲、精准招商推介、项目路演、政企对接及多层次资本对接等多元形式,探索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新路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开幕式上,中共建德市委常委、建德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周密致辞,介绍当地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在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的布局,诚挚邀请企业家投资建德、共创未来。随后,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秘书长、三板汇投资顾问集团董事长李浩发表《“国有三资”改革 开启中国经济新引擎》主旨演讲,指出改革已进入关键窗口期,将释放深层次制度红利,为科创企业开辟参与国企协同、融入现代产业链的新通道。上海数聚盈行创始人、CEO陈宏魁以“拥抱数字经济 产业变革驱动未来”为题,阐释数据要素在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中的核心价值。在“企业出海新机遇—破浪前行 智赢全球”主题演讲中,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跨境出海工作委员会(筹)发起会长戴本领指出,中国企业出海正迎来从“产品输出”到“模式输出”的战略升级。他建议企业把握全球产业链重构契机,借助数字化与本土化策略,在新兴市场完成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战略跃升。
 
  
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跨境出海工作委员会(筹)发布仪式
 
  
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家风文化建设(筹)工作委员会发布仪式
 
  
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重组并购(筹)工作委员会发布仪式
 
  
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产学研政企金合作交流中心(筹)发布仪式
 
  在全体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大会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节——北京科创企业投融资联盟跨境出海、家风文化建设、重组并购、产学研政企金合作交流、企业服务工作委员会(筹)集中发布并揭牌仪式。各工委会发起人——跨境出海工委会发起会长戴本领、家风文化建设工委会发起会长高驰凯、重组并购工委会发起会长朱国毅、产学研政企金合作交流中心发起人国资委中国市场杂志社原副总编辑马军、企业服务工委会发起筹备人启迪信通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杜奕松分别发言,阐述各委员会的建设目标与工作规划,标志着企业在出海拓展、文化赋能、并购重组、产学研融合与企业服务等方面迈入系统化、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上午议程尾声,杜鸿年总监以《焕新·跨越:三板汇品牌升维战略与资本新机遇》为主题,阐释品牌战略升维与资本价值重塑的共生路径,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新方法论;永州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主任邹礼春启动“投融中国行·永州站”,推动区域资源与资本精准对接。
 
 
  下午议程在南阳市招商局副局长詹青浩的致辞中拉开序幕,他强调深化政企协同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随后的主题演讲环节,三板汇企业孵化器执行总裁李东超分享“链接共赢:三板汇创新生态圈价值理念”引发热烈反响,引发多位企业家现场与三板汇签约;海通实业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陈伟深入解析企业资本市场路径规划与上市选择;三板汇招商大使祝导则探讨了“当茶咖遇见AI——智能消费的万亿新蓝海”。在会议收官阶段,生物医药、细胞治疗、新材料与智能装备四大优质项目依次路演,获投资机构重点关注。
 
  次日举办“上市企业加速器-三板汇茶咖空间分享会”闭门论坛,深入探讨连锁模式与资本融合路径。
 
  本届大会通过高层次思想碰撞与精准资源对接,有效推动科技、资本与产业良性互动,为区域经济与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搭建新平台。
 
  据悉,第二十五届科创企业投融资大会暨三板汇集团年会,2026年1月3号将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旨在汇聚创新智慧,洞见资本先机,为科技创业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搭建一个高效、精准的对接平台,共同探讨新经济格局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诚邀各界嘉宾共襄盛举。有关大会的最新日程、嘉宾阵容及报名详情,敬请持续关注三板汇集团官方发布渠道。
 
  (广告)

责任编辑:陈钇彤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