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科技:一颗追觅马达,推动行业发展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1-23    
  近日,追觅科技在苏州追觅科技园区举办了深度聚焦马达技术的专业分享会。会上,追觅科技不仅展示了其在高速数字马达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现场的追觅工程师们还分享了追觅科技自诞生以来的创新破局之路,以及围绕马达和产品技术为核心的未来发展蓝图。

  打破技术壁垒,追觅科技在“不可能”里找可能
 
  马达,作为电器产品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设备的效能。然而,传统马达设计一直面临着转速、体积和噪音之间的“不可能三角”问题。追觅科技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打破这一技术壁垒,通过不断创新与研发,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
 
  追觅科技独创的“完美五角星模型”,秉持着打破不可能的研发理念,成功实现了高功率/高效率、低噪音、高转速、小体积以及强防水性的完美结合,为马达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动产业链不断升级。
 
  时间回到2018年,追觅的创始团队,历经困难,自研出10万转/分钟高速数字马达,一举打破海外品牌垄断,也标志国内马达技术取得重要突破。2020年,追觅将转速提升至15万转/分钟,提供更高效、稳定的清洁体验。2021年,追觅V16吸尘器应用16万转/分钟马达,吸力和效率显著提升。
 
  已入无人之境的追觅科技并未止步,继续深化研发,成功推出18万转/分钟马达。2024年,自研出全球领先的20万转/分钟高速马达,获全球权威机构”沙利文“认证,不仅代表追觅科技的高速数字马达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更标志全球清洁行业迈入新发展阶段。
 
  回溯万物的缘起之处,总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在驱动着一切向前。追觅科技,这个源自清华大学“天空工场”的创新团队,他们深知,真正的科技创新既要能“上天”,探索宇宙的奥秘,也要能“落地”,解决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需求。哪怕是造飞机的人,想把地扫好,也得先造好马达。在追觅的工程师们看来,千家万户的事,不是小事,而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因此,他们选择将高速数字马达作为突破口,掌握核心技术,用科技服务全球家庭。
 
  马达+X(技术复利):驱动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技术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追觅科技深谙此道,始终将“创新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动行业发展。七年间,追觅科技从一颗不起眼的马达起步,深耕智能清洁领域,凭借对高速数字马达技术的深刻理解和持续创新,开创出一条充满活力与无限可能的发展道路。
 
  追觅科技敏锐地洞察到不同应用场景下产品对高速数字马达的差异化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了技术创新与优化。在吸尘器领域,追觅科技通过提升马达转速并减小其体积,使得吸尘器产品更加轻量化,满足了用户对于便捷高效清洁工具的需求。
 
  在扫地机领域,追觅科技注重马达的轴向短、高效率与强吸功特性,同时减小马达尺寸与高度,为扫地机产品提供了更加扁平的外形设计,以便为新增的机械臂以及更大的尘盒提供容量的可能性,从而提升了续航能力与清洁效率。
 
  在洗地机领域,追觅科技通过创新马达的油封动密封结构与分轨式水气分离技术,实现了马达在干湿混合工况下的防水耐腐蚀性能,保障了洗地机在180°恒动平躺洗地时的稳定运行与高效清洁。而在高速吹风机领域,追觅科技突破了传统高速吹风机的设计限制,通过减小马达尺寸与直径,实现了直线出风,为用户带来了更加舒适、快捷的吹风体验。

  凭借在高速数字马达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持续创新,追觅科技成功将其融入到扫地机器人、吸尘器、洗地机、吹风机四大产品线中,并迅速占领市场高地。其产品所搭载的马达技术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更为追觅科技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与尊重。马达为心,AI为脑,今天的追觅也凭借着强大的“心”和“脑”,荣膺2024年1-10月中国清洁电器线上零售额第一的殊荣(来源于奥维云网(AVC)数据),于此同时,根据官方数据显示,追觅科技旗下产品已经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全球线下实体门店入驻已超5500家。截至2024年底,追觅科技全渠道会员总人数已突破1100万人,在全球市场累计服务超过2100万家庭。
 
  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追觅科技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技术资产,更通过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应用的拓展,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复利效应。这种效应不仅巩固了追觅科技在现有产品线中的领先地位,更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给我一颗追觅马达,一切皆有可能。”这是追觅对科技创新无限可能的坚定信念。未来,追觅科技将继续深耕马达技术领域,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追觅科技还将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将马达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和产品中,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环保的智能清洁解决方案。
 
  (广告)

责任编辑:张珺洁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