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地砌砖”到“工厂造房”:模块化集成建筑(MiC建筑)如何重塑建筑业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5-09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双重挑战下,建筑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模块化集成建筑(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简称MiC)以“工厂造楼”为核心理念,通过将建筑拆解为标准化模块并在工厂完成全流程预制,正在重塑传统建造模式的格局。这一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建造效率与质量,更以绿色低碳的特性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MiC建筑的核心在于将传统建筑的高空作业转化为工厂内的平面流水作业。通过将建筑划分为独立的功能模块,工厂可完成结构、水电、装修、设备等大部分工序。这种工业化生产模式使模块制造精度达到毫米级,与汽车制造的精密程度相媲美,有效规避了传统施工中常见的渗漏、隔音差、墙面不平整等问题。MiC建筑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工厂环境下的标准化作业不受天气影响,模块生产与现场基础施工可同步进行,整体工期较传统建筑能实现大幅缩短。
 
  环保属性是MiC建筑的另一大亮点。工厂集中生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与碳排放,标准化模块设计提升了材料回收率。结合光伏幕墙、雨水回收等绿色技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进一步压缩。数据显示,MiC建筑较传统工艺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降低能耗、节约水资源。这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建造模式,不仅响应了国家“双碳”战略,更推动了建筑业向低碳、循环经济转型。
 
  MiC建筑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使其在多元场景中展现出独特价值。在应急建设领域,模块化医院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设计到交付,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求;在城市更新领域,老旧小区改造中采用模块化加装电梯技术,且对居民生活影响降至最低。此外,模块化技术在酒店、学校、商业综合体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在MiC建筑的发展浪潮中,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创新能力,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作为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旗下的科技先锋,中建海龙构建了覆盖研发、设计、制造、施工的全产业链体系,其自主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C-MiC)与钢结构模块化集成建筑(S-MiC)技术,有效解决高层建造的技术难题。
 
  技术创新是中建海龙的核心竞争力。中建海龙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16件,涵盖模块设计、连接技术、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在数字化领域,中建海龙构建了基于BIM与物联网的智慧建造平台,实现了从设计到运维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模块化集成建筑的兴起,不仅是建造方式的革新,更是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缩影。中建海龙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推动MiC建筑的技术升级与生态构建。在全球碳中和与智能建造的浪潮中,这种“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模式,正逐步成为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主流选择,为人类构建更高效、更绿色的居住空间。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