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开世界地图,把目光聚焦到欧洲大陆,然后继续放大,在德国西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座叫乌伯塔尔的城市。这是一座建在丘陵和峡谷之间的山城,一条名为“乌伯河”的河流穿城而过,在德文里,“塔尔”又有着山谷的意思,“乌伯+塔尔”便组成了这座城市的名字。中文中,“乌伯”又与“巫婆”同音,于是,在一些不需要太严肃的地方,这座城市的名字也被翻译成“巫婆塔尔”,蕴育这座城市数百年的河流也被趣译为“巫婆河”。
图:福维克德国研发部楼宇
这个有趣的巧合似乎也为这座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城添加了一丝奇幻的色彩——这里是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恩格斯的故乡,也是“阿司匹林”的发源地,还是德国毛纺织工业的中心,有着吸引全世界游客的钟表博物馆和收藏着德国19至20世纪艺术品的冯德海特博物馆。
1883年,彼时的乌伯塔尔市尚未存在,悬挂在巫婆河上的单轨悬挂火车也还没有建成,几个分布在巫婆河两岸的小镇构成了当地居民的日常。那一年,刚成年不久的卡尔·福维克(Carl Vorwerk)与阿道夫·福维克(Adolf Vorwerk)两兄弟在家人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以地毯和纺织为主的企业,这便是百年德企——福维克的前身,也是乌伯塔尔的另一个传奇。
福维克兄弟的经商才能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初见端倪,加上当地毛纺织业已经开始蓬勃发展,兄弟俩很快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01年,贯通乌伯塔尔几个小镇的单轨悬挂火车刚刚通车,福维克两兄弟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在那个还不讲究视觉效果的年代率先掀起了时尚潮流。次年,福维克公司的生意版图再一次扩张,合作多家代工厂的同时,开始逐步拓展其生意版图。1908年,工厂成立25周年之际,福维克已经发展成一家超过500名员工的大型企业。
图:福维克德国生产基地
当然,财富的积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的洪流里一向同时流淌着风险与机会。19世纪末开始,德国的纺织业竞争其实就已经开始加剧,福维克兄弟意识到,单纯依赖纺织业是很难实现长远发展的,新业务的探索也在那个时候就埋下了种子。
20世纪初,电力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福维克兄弟敏锐地察觉到家电市场的潜力,从留声机入手,开始了从纺织业到家电的转型。1929年,福维克第一台真空吸尘器得以发明,公司亲切地将其命名为Kobold(精灵),并在第二年申请了专利,至此,可宝精灵作为家庭帮手开始了它精彩的职业生涯。
谈起可宝精灵的发明,其实也源于一个偶然的巧合。公司技术负责人恩格尔·波特·戈里森偶然看到自家满是落叶的院子,正烦恼要怎么清理试,突然想到了工厂此前生产的留声机。如果在留声机的(马达)周围建造一个带有吸嘴和喷嘴的外壳,放到叶轮的轴上,再在另一端加上一个麻袋,不就是一个简易的真空吸尘器吗?在这样的“灵机一动”中,Kobold(精灵)诞生了。
图:首代可宝吸尘器
二战结束后,德国开启了“经济奇迹”时代,福维克也逐渐在家电市场扎稳了脚跟并不断拓展。1958年至今,福维克陆续迭代了多个版本的可宝精灵,推出了电动刷头ET1、卧式吸尘器Tiger250、VK122、VK130、VK135、VK140、VK150、VK200、Kobold可宝VB100等多种适应时代和消费市场的产品,持续书写着从乌伯塔尔山谷开始的小镇奇迹。
20世纪60年代,福维克开始向拓展国际市场,陆续进军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地并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1994年,Kobold(精灵)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并于1996年建立了福维克中国办事处,新世纪的第一年,福维克将自己全球第四个家电生产基地落地于上海青浦工业园区,2010年升级为福维克亚太地区研发中心。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福维克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图:Wupper河畔的福维克工厂
图:德国福维克制造基地内部
在德国工业发展的历史长卷中,福维克的名字或许不像奔驰、西门子那样家喻户晓,但它却以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持久的家族企业精神,在130多年的时间里,从一家小型地毯厂成长为一家国际集团。它的故事,既是一部德国工业现代化的缩影,也是一段关于创新、适应与坚持的传奇。未来,福维克能否继续保持辉煌?乌伯塔尔山谷和河流的百年见证已然给了我们答案。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