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显:发展科技智慧化医养结合新模式 打造农村养老新业态

来源:国企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5-27    
  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推动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人士向“新”而行。即墨区委统战部开设“新质生产力 统战在行动”专栏,在“即墨统战”微信公众号推出一批即墨统一战线“新质生产力”代表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故事,共同奏响基层统战主旋律,为即墨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汇聚磅礴力量。

杨玉显:发展科技智慧化医养结合新模式 打造农村养老新业态

杨玉显
 
港澳台代表人士
 
香港青岛同乡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香港青岛同乡联谊会即墨分会会长
 
青岛维普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青岛维普养老产业有限公司作为青岛本土首家融智慧化、连锁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为一体的解决长者全方位需求的医养结合服务品牌,以“一切以长者满意为核心、满足长者全方位需求、让爱更专业”为宗旨,以“打造百年品牌,服务天下长者,幸福中国家庭”为愿景,以“维老至亲,普爱天下,践行高品质服务理念,铸就长者幸福晚年,为中国孝道文化的传承不懈努力”为使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企业、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山东省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科技创新破冰农村养老、发展养老产业新模式
 
  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新体系。依托科技创新打造“1+9+N颐养青岛—山海泉医养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养老模式,以“维普智慧医养平台”为核心,以培训学校、健康体检、医护到家、社区服务、机构服务、营养助餐、适老化改造、辅具租赁、品牌加盟九大板块为发展方向,设立N个以2.4公里为服务半径的线下服务站点,开创了全国首家真正医养结合的虚拟养老院,实现连锁化布局、产业化运营和标准化服务,打通农村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已覆盖9个镇街、282个村庄,服务超1.2万人。

杨玉显:发展科技智慧化医养结合新模式 打造农村养老新业态

  创新医养融合发展新模式。根据国家9073养老体系规划(90%居家+7%社区+3%养老院机构),维普养老打破同业三项养老体系相互割裂发展的现状,创新打造“以居家养老为服务基础、以社区服务为场景依托、以机构服务为专业支撑”的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新模式,开创养老产业融合转型发展新模式,引领行业发展。其中,维普养老打造一体化居家医养,实施“个性化定制、精准化服务”,打造融“医护巡诊、康复理疗、生活照料、陪医陪护、居家疗养、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居家医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困扰失能农村长者出行难、就医难的问题;打造健康乐园式社区医养,依托9个镇街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构筑“医疗服务、康复训练、健康讲座、幸福课程、档案管理、娱乐休闲、精神慰藉”于一体的社区医养服务体系和“网格布局、配餐送餐、邻里互助、绿色营养”的营养助餐服务体系,满足长者养老、医疗、娱乐和营养餐饮需求,在家门口建成受农村长者欢迎的“第二家园”;打造专业标准化机构医养,投资2000万元在温泉街道建设全国首家“智慧医护、康复理疗、心理疗愈、文化娱乐、档案管理、实操基地”的数字化、智慧化养老机构,并获评四星级养老服务机构。

杨玉显:发展科技智慧化医养结合新模式 打造农村养老新业态

  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新团队。由192名专业医生、康复师、营养师、护士、社工、护理员组建起一支涵括“医疗管家”“康复管家”“营养管家”“健康管家”“生活管家”和“快乐管家”六大管家的专业医护服务团队,定期到社区和村庄开展网格化巡诊及日常关怀,构建起以信息平台为支撑、服务团队为纽带、村庄社区为落脚点的一体化运营医养服务新模式。
 
  二、创新配置养老生产要素、激发养老产业新动能
 
  提升农村劳动者专业技能。依托维普培训学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营养师培训、健康管理师培训、养老护理员培训”四项专业资格培训认证,联动体检中心的医护团队,实现产教融合,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培养高素质专业养老人才。促进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依托健全的培训体系已累计培训500余名农村闲赋和家庭困难劳动力,成长为具有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居家养老护理员,有力促进农村闲赋劳动力再就业,保障500多个农村困难家庭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杨玉显:发展科技智慧化医养结合新模式 打造农村养老新业态

  传承弘扬传统孝亲文化。重视传统孝亲文化的培训和熏陶,让所有参训人员以中华五千年“孝老爱亲”文化的践行者与传承者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带动家风、村风、民风向上向善,推进和谐社会的幸福与稳定。
 
  三、科技化数字化创新转型、推动养老产业新业态

杨玉显:发展科技智慧化医养结合新模式 打造农村养老新业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维普养老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养老行业,推动养老产业发展新业态。投资2000万元自主开发集线上医养咨询、线下医护到家、服务监督管理于一身的“维普智慧医养呼叫平台”,利用智慧大数据、人脸识别和智慧平台,开创全国首家“线上接单、线下派单”、“医护到家、幸福万家”、“医护需求、82851890拨你拨我一拨就灵”15分钟服务响应圈的“1+9+N”养老服务体系。可通过电话、手机APP或一键呼叫方式通知智慧平台,平台按照需求,依托“N”个线下服务站点,15分钟内派员上门,开展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服务,构建起“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打造“网格全覆盖、服务不出村”的科技化数字化农村养老新业态。截至2023年末,已为即墨区各镇街1.2万余名年满80周岁长者提供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服务,累计服务超60万余人次。
 
  四、聚合产业链条提升质效、开创养老产业新局面
 
  开创长者病前预防、病中治疗、病后康复的养老新局面。投资1000万打造紫金华府医养中心项目,该项目共5层,总建设面积约5300平方米,设置中高端养老床位146张,创新设计了一套满足长者全方位需求的医养中心服务方案,为长者带来养心养身的精准化、高科技、高质量、高标准的医养服务。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层设置功能区,层层递进,满足长者全方位养老需求。其中,一楼设置专家超市、食堂、公共活动室及室外活动室,强化老年友好生活环境建设,满足长者的日常基础生活需求;二楼为长者智体康复治疗中心,设置物理理疗室、运动健康室、健康评估室和培训实操基地,对长者常见的基础病进行治疗,满足长者安全需求;三楼、四楼为长者智体康复疗养中心,设置康养区、书画室、图书阅读室、手工制作室、趣味活动室、乐器才艺室和舞蹈室,根据长者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适老化活动,满足长者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五楼为老年大学和长者照护培训学校,设置理论培训教室、棋牌娱乐室、怀旧歌舞厅和VIP教室,为长者提供一个自我学习、相互学习、互为人师的平台,在养心养身中实现自我价值。

杨玉显:发展科技智慧化医养结合新模式 打造农村养老新业态

  创新“此心安处是吾家”的温暖家庭式养老新理念,全心打造“温馨家园”养老样板。硬件软件围绕“智慧+环保+健康家”设计理念,建立智慧化语音控制系统、智能监护系统、智能床垫、红外线感应器等设备,优化40余个智慧适老化细节,实时跟踪保护长者;购置德国自动翻身气垫护理床、吊机和香港感统训练测试仪等失能失智专业康复设备,营建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养心养身家园,真正实现此心安处是吾家,儿行千里勿担忧的美好愿景。

杨玉显:发展科技智慧化医养结合新模式 打造农村养老新业态

  开创精细化养老服务新局面,塑造国际养老标杆。通过聚合产业链条,依托持续不断科技创新,开创“三分(分年龄、分健康、分习惯)、四定(定岗、定责、定时、定量)、五统一(统一理念、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流程)”国际领先的精细化养老服务新局面,建立长者电子健康档案,根据长者实际需求开展定制化高效医养服务,同时聘请国内外专家为顾问团成员,通过坐诊讲学,带动业务人员对标对表,更新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