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药冷链运输的关键领域,疫苗、生物制剂等医疗物资的安全储运始终牵动着全社会的心。遵义医科大学凌云逐梦项目团队,依托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信息工程的专业交叉优势,以数智化创新技术为突破口,深度破解医药冷链运输难题,为守护医疗物资安全构筑起坚实屏障。
近年来,医药冷链行业规模快速扩张,但断链风险、温控失准、追溯困难等问题频发,传统冷链在制冷精度、保温性能、信息协同上的短板逐渐凸显:冰袋/干冰制冷误差大,XPS保温材料热导率高、储热能力差,数据反馈滞后且缺乏统一标准体系,医药冷链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在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增长的双重作用下,行业竞争加剧、资源分布不均(如冷库集中于东部地区 ),构建更智能、更可靠的冷链体系已迫在眉睫。
针对行业痛点,凌云逐梦团队从软硬件一体化着手,展开全方位技术攻关。硬件层面,团队自主研发的自适应TE4.0强效温控设备,通过多级双向TEC改良技术,实现-60℃至25℃宽温区覆盖;创新复合层叠技术使设备在57秒内即可实现60℃的快速降温,配合前沿矩阵矫正算法,将温度误差控制在2.3%以内。同时,团队研发的多极复合冷链材料,经第三方权威检测,箱体温度偏差仅为0.36℃,成功攻克传统保温难题。在软件与服务领域,团队构建起“采集感知-通信传输-数据处理-专业应用”的完整闭环体系:温湿度、GPS采集设备实现数据实时捕捉,4-5G混合通信技术确保数据即时传输;基于区块链的溯源系统与云数据库分析平台,为生产商、物流企业和医疗单位提供全流程监管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可追溯、可管控。
凌云逐梦团队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信息工程等多学科专业人才组成,凭借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在科技创新领域屡获佳绩。项目指导老师与行业专家从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两个维度给予全方位指导,构建起“导师领航+交流迭代”的创新生态。
从4项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的技术积累,到广泛的市场应用实践,凌云逐梦团队以“数智温控+全链追溯”为核心,重新定义医药冷链行业标准。团队打造的高效冷链物流体系,有效解决了行业数据反馈滞后、断链风险高等关键问题,为构建“覆盖广泛、运行高效、成本优化、安全可靠”的医药冷链网络提供了创新方案,为行业升级注入强劲的数智化动力。
作为医学领域的青年创新团队,凌云逐梦团队正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守护着医疗物资运输安全。在医药冷链这条充满挑战的赛道上,他们将持续深耕,引领行业向智能化、安全化方向迈进,用青春与智慧为生命健康事业贡献高校创新力量。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