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木语:以木载道,重塑东方美学的当代木雕艺术

来源:国企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10    
  近日,高端中式精雕定制品牌“千秋木语”正式发布。以“匠心雕刻·千秋传语”为理念,将东方木雕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致力于为家庭、餐厅、私宅、会所、寺庙等空间提供具有文化厚度的实木解决方案。

千秋木语:以木载道,重塑东方美学的当代木雕艺术

  一、品牌起源:三十年木匠,初心不改
 
  “千秋木语”的创始人王淼泰,从事木工与雕刻工作三十余年,深耕传统工艺,长年服务于木作门匾、家具、佛堂等领域。2025年,正式创立自有品牌,旨在通过选材、设计、雕刻、打磨等关键环节的严格把控,将“有温度、有文化、有格调”的实木产品推向市场。

千秋木语:以木载道,重塑东方美学的当代木雕艺术

  二、中国木雕:千年技艺的现代延伸
 
  木雕艺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自新石器时代起,木作装饰便出现在礼器与器皿中;秦汉以降,木雕广泛用于建筑构件与庙宇装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以黄杨木、花梨木等名贵木材为基础的雕刻传统(如故宫太和殿匾额 “建极绥猷” 即为典型宫廷木雕工艺)。如今,随着国潮兴起与非遗文化复苏,木雕匾额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但多数市场产品仍停留在 “低价批量” 阶段,缺乏文化与艺术价值。“千秋木语” 希望借助现代设计、标准化工艺、差异化表达,为传统木匾注入新生命。

千秋木语:以木载道,重塑东方美学的当代木雕艺术

  三、产品亮点:文化表达 + 工艺美感
 
  “千秋木语”的产品体系兼顾品质、美感与个性化需求:
 
  优选实木材质:精选樟木、胡桃木、红花梨等名贵硬木,色泽温润、结构稳定;
 
  雕刻形式多样:涵盖浮雕、阴雕、阳雕、镂空雕等传统雕刻技艺,部分环节手工结合现代机械工艺,确保效率与精度;
 
  字体/图案定制:支持多种书体(楷书、行书、篆书等),并可结合书法家设计原创款式;
 
  金箔描漆工艺:部分高端款采用传统贴金、描漆技术,展现皇家/佛教系古典质感;
 
  四、匠人精神:文化符号的守望者
 
  王淼泰不仅是品牌创始人,更是产品精神的核心。他的存在,使“千秋木语”不仅仅是一个实木雕刻品牌,而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品牌将围绕他打造“匠人形象IP”,通过内容传播(视频记录、匾额故事、技艺分享)让匠心理念深入人心。

千秋木语:以木载道,重塑东方美学的当代木雕艺术

  五、未来发展
 
  据了解,接下来,“千秋木语”将探索以下方向(计划中):
 
  1、与非遗平台、文创机构合作,推出 “二十四节气”“山水人文” 等文化系列定制;
 
  2、举办线下展览/木艺工坊,增强品牌体验;
 
  3、拓展政企客户渠道,进入高端空间装饰与文化礼品市场。
 
  使命(Mission)
 
  让每一块木,讲述一段有温度的故事。
 
  愿景(Vision)
 
  成为中国实木雕刻的领先品牌,重塑传统木艺的现代价值。
 
  价值观(Values)
 
  敬木承脉:《周礼》“以木德王”,敬畏木材为天地灵脉
 
  传语化境:《文心雕龙》“心生而言立”,木是天地人神的对话媒介
 
  归真永续:《道德经》“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返璞归真·续千秋木命

千秋木语:以木载道,重塑东方美学的当代木雕艺术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