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流量红利消退、用户注意力碎片化成为常态,中国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迎来了新阶段,这也推动了银行在产品服务、营销策略等领域的革新。在这个背景下,近日,兑吧集团凭借该年度营销代表性案例“中银智链· AI拓客引擎”,摘得2025第十三届TopDigital创新营销“年度AI数智营销案例奖”,恰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观察数字营销进化的鲜活切片。
TopDigital创新营销奖自2013年创办以来,始终以“挖掘数字时代营销新可能”为核心,聚焦技术创新、用户洞察与商业价值的深度融合,评选标准涵盖策略创意、执行效果、行业影响力三大维度,被业界誉为“数字营销领域的风向标”。AI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不仅重塑了用户洞察与策略制定的方式,更成为企业提升效率、实现精准触达的新质生产力。
AI破局:直击银行流量痛点
金融业数字化浪潮下,国有大行纷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2024 年,国有六大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投入高达 1254.59 亿元,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这背后是金融行业面临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移动支付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使传统获客模式失效;另一方面,监管趋严与用户需求升级倒逼服务模式创新。
AI技术的介入正在重塑游戏规则。银行如何借助数字化创新拓宽获客渠道、深化场景建设、提升客户运营水平,成为关乎生存发展的关键命题。在此过程中,兑吧等第三方服务商角色关键,既是技术输出者,更是连接金融机构与用户需求的桥梁。
其中,手机银行app作为银行服务用户的电子化渠道,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典范,各大银行正全力以赴,力图提升手机银行app用户活跃度,这也正是兑吧擅长的领域。
AI实战:从挑战到精准提效
以兑吧与某国有大行总行的合作“中银智链·AI拓客引擎”实践为例,双方直面一个关键挑战:如何在碎片化的流量环境中,高效利用微信、支付宝、抖音等平台的“立减金”权益,精准触达目标客户并显著提升手机银行活跃度?过去,这涉及海量用户行为分析、权益组合配置、预算动态调整等复杂环节,高度依赖人工经验,效率低且难以精准。
而兑吧为银行构建的AI引擎,核心在于三大能力破局——“AI 自动化算法”“AI自动权益核算”与“AI自动化配置”。
兑吧对用户交易行为偏好、消费场景倾向进行深度解构,将权益精准嵌入出行、餐饮、购物等高频生活场景。对于用户而言,常在外卖平台点外卖的用户,在支付环节更可能收到餐饮相关的立减金;高频购物用户则倾向看到电商优惠。通过实时抓取海量行为数据,运用多维度 A/B 测试体系,动态推演最佳营销场景与最优权益配置方案,以算法精准测算用户价值阈值,实现营销资源的最优分配。对于银行客户而言,这意味着银行能更快地将最有吸引力的权益投放到最需要的客户面前。
对于运营效率而言,过去需要在后台逐一配置优惠券(立减金)耗时费力,配置一个就需要1分钟,现在自动化配置下,运营人员一键上传配置表,AI引擎以约10秒/券的速度自动部署,效率提升数倍。人力得以释放,聚焦策略优化,库存管理也更“聪明”——AI预测需求,按需分批“加款”,避免资金闲置。
效果:效率与精准的双重跃升
这套AI驱动“数据智能×场景生态”的解决方案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AI驱动的精准匹配显著提升了立减金核销率,有效拉动目标客户向手机银行App迁移和激活,实现了拉新效率和用户活跃度的跨越式增长。银行只需支付立减金面额的部分成本,即可撬动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交易流水。例如,某银行通过在美团、微信等平台开展活动,投入少量立减金后,交易笔数提升 5000万笔,交易额增长149.39 亿元。
与此同时,每一次用户互动和权益核销的数据,都通过AI模型反哺银行的用户标签体系,使用户画像更精细、更动态,为后续的个性化服务和精准营销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这一创新合作模式成效斐然,不仅实现手机银行拉新、促活指标的跨越式增长,更通过智能决策大幅降低银行营销成本。
兑吧集团数字营销总裁陆文特别强调“锐度与沉淀的平衡”,既关注商业模式的突破性创新,更重视社会价值的长期积累,他认为:“真正的行业创新应该具备双轮驱动特质。”兑吧为银行构建的AI引擎,以“数据智能×场景生态”为双轮驱动,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降本增效、价值跃升的全新范式,引领行业迈向智能营销新时代。
此次兑吧“中银智链· AI拓客引擎” 数智营销案例的获奖表明,AI在金融营销中的价值远不止于概念。它正切实地解决效率瓶颈、提升用户体验、释放数据潜能。当AI深度融入“场景洞察-策略生成-精准投放-效果优化-数据沉淀”的全链路,银行数字营销的“活水”才能真正流淌起来,为业务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兑吧正凭借对内容营销趋势的精准把握与创新实践,为银行数字营销开辟出情感共鸣与商业转化双赢的新路径。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