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Sense从英特尔分拆,融资5千万美元加速机器人及生物识别AI视觉技术

来源:国企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14    
  新独立的RealSense将引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感知技术在物理AI及更广泛领域的发展。
 
  2025年7月11日,AI计算机视觉领域企业RealSense宣布已成功从英特尔公司分拆,并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一家知名半导体私募股权基金领投,英特尔资本、联发创新基金等战略投资方共同参与。RealSense现已作为独立公司进行运营,主要专注于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创新。
 
  新注入的资金将助力RealSense拓展新兴市场及其周边领域,同步扩大制造能力、销售体系及全球市场运营网络,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形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以及AI驱动的智能门禁与安防解决方案需求。
 
  RealSense首席执行官纳达夫·奥尔巴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机器人3D感知领域保持前沿地位,并看到随着物理AI的兴起,我们具有大规模的增长潜力。成为独立实体使我们能够更快速、更大胆地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动态,引领人工智能创新和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技术革新浪潮。”
 
  RealSense在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安全、医疗健康以及“科技向善”领域中持续推进技术落地,已成功获得行业认可,其中包括与ANYbotics、Eyesynth、FIT:Match和宇树科技等公司达成合作。
 
  RealSense将继续服务现有客户群并推进产品路线图,包括全球60%以上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和人形机器人采用的明星级RealSense深度相机——该领域正经历爆发式增长。最新推出的D555深度相机搭载新一代RealSense Vision SoC V5芯片,同时支持以太网供电(PoE),彰显了RealSense在嵌入式视觉技术与边缘AI领域的持续领导力。
 
  CEO纳达夫·奥尔巴赫表示:“我们的使命是让全球安全地将机器人与AI融入日常生活。这项技术并非取代人类的创造力或决策力,而是减少人类工作中的危险与枯燥。我们的系统旨在通过将这类高风险或重复性任务交由配备了智能、安全且可靠的视觉系统的机器来处理,从而助力人类发挥潜能。”
 
  RealSense已建立成熟的制造技术体系,通过与广泛的视觉系统分销商及增值经销商合作,确保产品质量与性能的一致性,并具备大规模交付领先视觉系统的能力,以满足机器人行业的增长需求。如今,公司在全球拥有超3000家客户,持有80余项国际专利。
 
  经验深厚的领导力,把握关键市场机遇
 
  RealSense创始团队汇聚了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市场拓展领域拥有深厚经验的资深技术专家与商业领袖。
 
  ·Nadav Orbach——首席执行官
 
  ·Mark Yahiro——业务发展副总裁
 
  ·Mike Nielsen——市场营销副总裁
 
  ·Fred Angelopoulos——销售副总裁
 
  ·Guy Halperin——研发副总裁
 
  ·Eyal Rond——AI与计算机视觉副总裁
 
  ·Joel Hagberg——产品副总裁
 
  ·Ilan Ofek——新产品导入与制造副总裁
 
  ·Chris Matthieu——首席开发者布道师
 
  此次分拆正值全球机器人与生物识别技术迅猛扩张之际。随着人形机器人需求预期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40%,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在六年内从500亿美元增长至2000亿美元。同时,面部生物识别技术正在加速被市场接受,从机场安检到活动入场等场景,成为日常应用。
 
  为应对日益加速的全球市场需求,RealSense计划扩充市场团队,并招募AI、软件及机器人工程师以加速产品开发。
 
  关于RealSense
 
  RealSense孵化于英特尔集团,提供行业领先的深度相机及视觉技术,广泛应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门禁系统、工业自动化及医疗等领域。RealSense以“为物理AI打造世界级感知系统,将机器人与AI安全融入日常生活”为使命,致力于开发智能、安全、可靠的AI视觉系统,助力机器在人类世界中自主导航与交互。RealSense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市,业务遍及全球。
 
(广告)

责任编辑:夏天 审核:张珺洁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