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新学期正式开课,来自庆云县中丁乡大店村的新生郭颜硕将一张精心打印的“郭氏家训”端正地贴在了宿舍书桌的醒目位置。“家训不只是一段文字,更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提醒我知行合一、不断精进。”他说。
大店村5名学子从父辈手中接过家训
上个月,郭颜硕和同村另外4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子,一同从父辈手中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家训。他们接过的不是薄薄一张纸,而是整个家庭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这场特别的仪式,由爱心企业家郭天西发起。“家训浓缩着代代积累的智慧与品格。”他希望这些话语成为孩子们前行路上的灯塔,鞭策他们始终向上、向善,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这位从大店村走出来的企业家,近年来积极投身于守护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公益实践——从促进亲子沟通的“一封家书”,到激励美德善行的“爱心超市”,再到递至学子手中的家训,构建起从情感共鸣到行为激励再到价值塑造的成长支持体系。
郭天西为学生朗读儿子写给自己的“家书”
这场公益实践始于2020年。被儿子连续多年给他写信所触动,郭天西在大店小学发起“一封家书”作文比赛,鼓励孩子们写出心里话,与父母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结。
令人惊喜的是,这一活动收到了远超预期的回应。许多家长读信时热泪盈眶,一些内向的孩子写出了对父母浓烈的爱与感激。村民王圣坡感慨:“以前不知道闺女心里藏着好多话,收到信后,我们和她的交流更多了,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好。”大店小学校长刘桂芳则发现,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事实也证明,他们的成绩也在逐年提高。
学生在“爱心超市”兑换物品
2023年,郭天西又在大店小学设立“爱心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学习用品,但这里的“商品”不能用钱购买,只能用爱心积分兑换。积分则需要学生通过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学习进步、孝敬父母等良好行为获得。“开业”两年多,大店小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从这里兑换过东西。“通过这种方式,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善良、努力与互助这些美好品质,值得被‘看见’、被‘奖励’。”郭天西说。
这场公益实践的影响不止于一村一乡。庆云县教体局副局长李宁介绍,目前全县有40余所学校陆续开展写家书活动,累计征集家书超过1.2万篇。与此同时,把家风教育纳入了德育课程体系,把优良家风故事编纂成册,开发为校本教材,真正让好家风“看得见、摸得着、传得开”。
如今,郭天西正筹划在村中建设家书文化馆,收藏、展示优秀家书,也作为赠予家训的场所。
“一纸书信、一间超市、一则家训,看似微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力量和几代人的精神寄托,是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本。”庆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志强表示,未来庆云将继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活动,不断擦亮“小城大爱”文明实践品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记者 张晓航 王子梁辰 通讯员 马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