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爱发呆荣获“美国好设计奖”银奖:东方美学点亮国际设计舞台

来源:半岛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0-13    
  掌心捧一杯云朵熊猫拿铁,感受东西方美学在这抹香醇中的奇妙交融,这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场心灵的治愈。

  近日从国际设计界传来喜讯——中国本土咖啡品牌“熊猫爱发呆”凭借其独特的品牌设计与文化表达,荣获2025年度“美国好设计奖”银奖。这一国际奖项的获得,标志着中国咖啡品牌在设计创新与文化表达上达到了新高度。
 
  “美国好设计奖”由国际奖项协会主办,以其严谨评审体系和全球影响力著称。该奖项评审团由全球知名设计大师与教授组成,从创新、设计美学、功能、社会价值、环境保护五大维度进行全面考量。
 
  在这场全球设计盛宴中,“熊猫爱发呆”能够从数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证明了中国设计已向世界级水准迈进。

  01 品牌哲学:熊猫“发呆”里的治愈智慧
 
  “熊猫爱发呆”品牌由四川东大正茂公司创立。品牌深挖熊猫这一国宝的独特魅力,将熊猫特有的从容、专注状态与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形成巧妙对比。

  品牌精准捕捉到当代社会情绪消费需求,提出“Easy Happy,Easy Chill”的核心理念,深度契合Z世代“反内卷”的生活态度。
 
  科学研究表明,熊猫的“圆脸效应”能触发人类的保护本能,降低约37%的焦虑值。品牌名字(熊猫爱发呆)本身便是一种疗愈方案——让消费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通过一杯咖啡重拾熊猫般的纯真、专注与放松。

  02 战略布局:多元场景彰显品牌活力
 
  目前,熊猫爱发呆已在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4A级景区洛带古镇、5A级万峰林景区等标志性地点成功布局,展现出品牌在不同消费场景下的强大适应力。

  在成都天府广场市中心,品牌与都市时尚潮流完美结合;在洛带,品牌与千年客家文化古镇相得益彰;在万峰林景区,品牌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这种多元化的门店布局,使品牌既能吸引都市白领,又能服务商旅人群,实现了客群覆盖的最大化。
 
  03 产品创新:精品咖啡与gelato的双核驱动
 
  熊猫爱发呆率先提出了“治愈系咖啡+gelato冰淇淋”双核驱动模式。
 
  招牌产品“云朵熊猫拿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熊猫呆萌可爱的外观,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宠儿;而“熊宝宝gelato”则凭借纯正意式工艺与本土风味的完美融合,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这种创新的产品组合不仅突破了传统咖啡店的经营局限,更创造了四季皆宜的消费体验。现磨咖啡有效弥补了单一gelato在冬季的销售短板,而gelato则为夏季的旺季实现了旺上加旺。从而实现了淡旺季互补,高频消费与低频消费的互补,店铺也从单一的客群定位,演变成复合式的多重客群,男女老少皆喜欢。

  04 文化赋能:中国元素的全球表达
 
  “熊猫爱发呆”不仅仅是一个咖啡品牌,更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
 
  品牌深挖熊猫文化内涵,将中国式的智慧与从容融入一杯咖啡之中,向世界展示着东方生活美学。

  品牌名字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东大正茂公司已成功注册30个以上大类的注册商标,这为品牌的发展构筑了宽广的知识产权护城河。在品牌未来发展的路上,看来确有大展拳脚的架势。

  05 行业展望:中国咖啡品牌的未来之路
 
  当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经历业绩波动后逐步回升,瑞幸以迅猛势头实现营收增长并加快出海步伐之际,熊猫爱发呆开辟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将中国文化与咖啡体验完美融合。
 
  中国咖啡市场年均增速超强,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级别,但目前人均消费量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1/17,增长潜力巨大。
 
  咖啡行业正朝着品质化和创意化方向发展。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消费者追求更个性化、更高品质的咖啡。未来,具有文化特色和情感链接的咖啡品牌,是否将更具竞争力?
 
  06 全球愿景:从成都到世界的东方美学之旅
 
  获得美国好设计奖银奖,只是熊猫爱发呆国际化道路上的一个起点。品牌计划实现全球战略布局,将中国的国宝文化,治愈系咖啡文化带给全世界的消费者。
 
  在熊猫爱发呆的品牌世界里,“来杯咖啡,一起发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倡导。

  从成都的街头到世界的舞台,熊猫爱发呆用一杯咖啡的温度,传递着东方人的生活智慧。当全球消费者通过这杯咖啡感受到熊猫的从容与中国文化的魅力时,一个属于中国品牌的新时代正在悄然开启。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