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创客中国”元宇宙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首钢园举行

来源:半岛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03    
  10月30日,第十届“创客中国”元宇宙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首钢园举行。本次大赛历时六个月,完成了项目征集、评审与落地对接全流程,共评选出83项优秀成果。其中,10家企业和5个创业团队成功晋级“创客中国”全国500强(企业组)与全国300强(创业组),为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信息化协会元宇宙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石景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政策引领,夯实发展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董晓鲁在致辞中指出,“创客中国”大赛历经十年发展,已累计汇聚近23万个优质项目。大赛通过“直通车”政策精准培育超过500家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并通过资源整合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未来,中心将继续以大赛为载体,持续挖掘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与优秀创新团队,切实推动项目成果转化与落地实施,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洪朝表示,北京正全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赛道之一,已被纳入我市未来产业重点布局。市经信局将从强化政策协同、完善要素保障、搭建对接平台等三方面持续发力,将元宇宙产业支持政策与中小企业扶持举措深度结合,切实降低创新成本,构建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杰在发言中强调,石景山区作为首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承载区,将依托中关村石景山园和首钢园等特色空间,持续优化元宇宙产业生态,强化政策与服务供给,加速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助力元宇宙企业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楠表示,首钢园正积极打造“科技+文化+旅游”融合的元宇宙创新应用高地,通过开放工业遗存场景、提供空间与技术支持,构建集技术研发、场景体验、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协同生态,全力支持元宇宙创新项目在园区落地成长与成果转化。
 
  赛事规模与水平全面提升,创新成果丰硕
 
  本届大赛于2025年3月启动筹备,5月21日正式启动,设置底层技术、产业应用与创意设计三大赛道,面向全国征集创新项目。赛事共吸引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四川、山东等20余省市的200余个项目参赛,涵盖了元宇宙底层芯片、XR 沉浸交互、数字孪生建模等关键领域,汇聚了国内元宇宙领域的顶尖创新力量。
 
  经过多轮角逐,浙江龙感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企业组一等奖,量子幻境元宇宙互联矩阵团队夺得创业组一等奖,另有21家企业(团队)分获二、三等奖,60个项目获评优胜奖。

  构建全要素赋能生态,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颁奖典礼上,由北京信息化协会,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二十余家产业链主企业、投资机构、科研机构,正式发布了“创新企业新质领航计划”。该计划将整合政策、产业、市场、资金、人才等多方资源,为元宇宙领域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成长支持,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成长。

  作为优秀获奖代表,企业组一等奖浙江龙感科技有限公司、创业组二等奖中科趋势(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及北京轻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妙音数科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就各自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进行了现场展示。

  本次大赛首钢园通过开放场景和服务,积极与优秀京外企业建立联系,并在此次活动中,由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秉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慧建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反舌鸟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四家获奖企业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加速构建“空间载体+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十届“创客中国”元宇宙专题赛的成功举办,不仅集中展示了我国在元宇宙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更通过高效的资源整合与扎实的赛后服务,搭建起推动成果转化与生态协同的核心平台,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持续赋能。首钢园凭借浓厚的产业氛围和数字经济场景,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集聚于此,近日,《关于支持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成为首钢园迈向“十五五”新征程、打造更高国际水准的城市复兴新地标的重大战略利好。首钢园将抓住科幻、元宇宙、游戏电竞、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数字科技发展的机遇,加快建设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不断提升首钢园产业发展能级,与园区企业一同成长,共襄未来。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