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到货架,爱创科技用数字标签升级守护消费安全

来源:半岛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04    
  当预包装食品的数字标签从政策试点走向全面落地,药食同源行业正迎来一场“信任革命”。
 
  过去,受限于传统标签的版面窄、信息僵,企业想传递“道地原料”“工艺安全”等核心优势却无从下手;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滋补品,也常因“看不懂成分”“辨不清真伪”而犹豫。
 
  如今,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推进的数字标签,不仅解决了信息传递的痛点,更成为食品企业建立信任、实现增长的新引擎。
 
  一、先搞懂:数字标签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数字标签是印在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就能查看配料来源、生产工艺、全链路溯源等信息,甚至能通过语音播报、视频讲解,让信息“可听、可看、可放大”。
 
  和传统标签相比,它的优势显而易见:
 
  信息无上限:传统标签挤不下的原料产地详情、检测报告、食用指南,数字标签能完整呈现;
 
  形式更友好:语音播报功能帮老年人、视听障碍人群轻松获取信息,字号放大设计解决“看不清”问题;
 
  成本更可控:产品配方调整、检测报告更新时,无需召回重印包装,在线修改数字标签即可,大幅降低企业成本。
 
  根据《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数字标签需确保信息真实、客观,不得误导消费者,且需记录所有修改痕迹,保存至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无保质期产品不少于2年)。
 
  二、“码”上可知!数字标签有哪些行业案例?
 
  作为爱创科技的长期合作伙伴,光明食品集团在全产业链数字化领域的探索颇具标杆意义。
 
  光明食品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要求,依托全产业链优势,统筹光明乳业、光明国际、光明肉业等企业协同推进旗下产品数字标签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集团旗下已有涵盖乳制品、粮油、品牌食品等类别的多款产品应用了数字标签,其落地实践呈现出多品类、多品牌、分阶段的鲜明特点。
 
  在推进策略上,光明以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等核心品类为先导,旗下光明乳业的致优鲜牛奶、优加纯牛奶、如实发酵乳等多款产品已率先应用。依托“从牧场到终端”的全链优势,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牧场信息、生产工艺,让“透明”变得可感可知。
 
  同时,数字标签的应用已拓展至集团旗下多个品牌:光明国际在“满元气”椰子水上,通过溯源视频、语音播报等功能,将其打造为品牌价值放大器;光明肉业旗下冠生园的大白兔奶糖也已启用数字标签,并计划在更多产品上推广。
 
  未来,光明计划将数字标签延伸至面粉、油脂等更多品类,展现出其在数字化转型上的前瞻性与执行力。这一系列实践,充分验证了数字标签不仅是信息载体,更是驱动品牌升级与供应链管理精准化的新引擎。
 
  三、开发与合规:2个关键问题解答
 
  数字标签怎么定制化开发?
 
  大型食品企业可依托爱创科技成熟的一物一码技术能力实现高效落地。
 
  作为全球追溯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爱创科技能为企业提供一物一码全链路数字化定制服务,一物一码除承载产品基本信息外,还整合防伪溯源、营销互动、数据收集功能,达成“一码多用”价值最大化。

  一方面,在防伪溯源上,凭借专属身份ID,消费者扫码可验真伪、查“原料-生产-物流-销售”全流程,既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又助品牌打击假冒、维护市场秩序;营销互动上,其为企业搭建触达消费者的数字化通道,依托扫码数据,企业能掌握消费者偏好并开展精准营销。
 
  另一方面,能将数字标签与企业现有ERP、CRM系统打通,实现“扫码数据-用户画像-复购营销”的闭环。
 
  此外,爱创科技还提供长期运维服务,确保标签信息修改留痕、数据存储符合《数据安全法》要求,解决企业技术维护痛点。
 
  如何确保合规?避开3个常见误区
 
  误区1:把广告塞进数字标签:根据规定,广告、营销信息不属于数字标签内容,页面不得有弹窗、飘窗等干扰元素,核心信息需清晰、醒目;
 
  误区2:随意修改信息:数字标签内容修改需记录修改人、时间、内容,形成不可篡改的日志链,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数字标签,还需与注册备案信息完全一致;
 
  误区3:省略强制信息:产品名称、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需标注到期日,无需消费者计算)、过敏原提示(八大类致敏物质需加粗或单独说明)等,必须在数字标签中完整呈现,且不得简化。
 
  2025年被业内视为“食品数字标签元年”,目前已有超600款食品使用数字标签,达能、星巴克、光明等企业早已入局。
 
  对食品企业来说,数字标签不是“要不要做”的选择题,而是“如何做好”的必答题。
 
  它既能解决传统标签的痛点,又能通过“透明化”构建信任、通过“数据化”驱动增长。
 
  当下,关键是抓住政策红利期,结合自身产品特性设计合规、实用的数字标签方案——毕竟,当消费者习惯了“扫码查真相”,没有数字标签的产品,可能会最先被排除在选择清单之外。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