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东方市文化广场的椰影下,老织机的“咔嗒”声与触屏轻响交织共鸣。这座由依文·中国手工坊承办、多方政策支持共建的东方黎锦数字化产业基地,正以数字巧思唤醒三千年东方黎锦的生命力。依文·中国手工坊凭借“一库三中心”的数字架构,让古老黎锦跳出 “博物馆陈列”,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手艺与市场的非遗“弄潮儿”,书写了非遗活化传承的崭新篇章。
建库筑基:依文搭建黎锦“数字永生”生态
“东方织娘”数据库,是依文·中国手工坊团队为东方黎锦打造的“记忆保险柜”,500+黎锦传统美学纹样3000+手艺人信息在这里“数字永生”。工作人员走遍黎族村寨,收录大力神纹、甘工鸟纹、双鹿纹等500余种东方专属纹样,更搭建手工艺人数据库,3000多名黎锦织娘能通过平台承接订单、获取分成,让老手艺变成增收的“指尖产业”。更值得称道的是,依文同步推出 “东方织娘” APP,打通消费端链路,让游客与消费者随时能选购正宗黎锦产品,构建起“纹样保护-手艺增收-市场消费”的闭环生态。
三大中心:依文重构黎锦“活态应用”场景
若说数据库是“粮仓”,“三大中心”就是让黎锦走进生活的“厨房”,满是“东方标签”:三大中心各司其职又相互联动,产品设计研发中心聚合全球设计师,围绕东方地标与物产重构黎锦纹样,文旅融合示范中心以东方匠人IP开启故事篇章,与当下的文旅线路紧密融合,产品、匠人、故事在此集结;文化消费体验中心则深度挖掘东方黎族文化中黎锦手工艺的前世今生,呈现时尚感、高级感、年轻化的黎锦产品,让“东方”美学轻松走进生活。
文创破圈:依文让黎锦成为“年轻日常”
在依文的数字化赋能下,黎锦不再是束之高阁的非遗,而是年轻人追捧的“日常爱用”。【椰风海韵·黎锦东方礼盒】提取东方地标与大力神纹,打开即解锁海岛清新;【黎锦公文包】将几何纹样融入皮质包身,用椰风蕉影点亮通勤场景;【大力神腋下包】以多巴胺配色碰撞传统纹样,让山海黎乡的传说成为潮流配饰;还有织带手提包、“椰子” 杯等文创产品,无不体现依文“传统纹样现代化、实用产品美学化”的设计巧思。这些产品的走红,印证了依文“让非遗融入生活” 的核心主张,也让黎锦在年轻群体中实现文化破圈。
从“口传亲授”到“活态产业”,依文·中国手工坊以数字化为桥梁,不仅让东方黎锦实现了纹样保护、手艺增收、市场拓展的多重突破,更构建了“有人织、有人改、有人爱”的活态传承新格局。作为非遗活化的践行者,依文始终以“产业思维”赋能传统手艺,既留存了文化根脉,又激活了市场活力。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度渗透,依文·中国手工坊必将继续织就黎锦传承的“东方新航线”,为更多非遗项目的活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依文方案”。
(广告)
| 资讯频道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