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为魂 创新为用——关于媒体融合的思考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谢国明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9-12    

谢国明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十四届(2017)年会上致辞

  核心阅读
  赶不上趟,可以考虑换道超车。现在流行弯道超车。弯道超车,容易翻车。换一个道,起点平等,或者截弯取直,缩短路径,可能比较容易超车,至少不会翻车。
  内容创新的关键,就是要看准天气,接牢地气。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天气来自地气,集中地气,代表地气,服务地气。所以,天气就是地气,人心向背就是最大的政治。
  形式创新的关键是要开放包容。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传统形式还是游戏方式,能够传播正能量就是好形式;不管是算法还是看法,能够提高传播力扩大传播面就是好办法。
  主流媒体的现状是价值高地和渠道洼地并存,内容强项和技术弱项并行,老媒体因循守旧和新媒体脱缰狂奔并立。当下正处于新渠道的开挖期和新技术的颠覆期。


  媒体融合,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如火如荼,高潮迭起。2017年初,中宣部在人民日报召开座谈会,推广中央厨房。十九大前夕,全国党媒公共平台建成开放。年底,新华社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宣布建成媒体大脑。媒体融合步伐之大,节奏之快,概念之多,手段之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但是,对于许多媒体来说,面对媒体融合,似乎总有一种赶不上趟的感觉。这就像前几年流行过的乡下人调侃城里人的段子:俺们刚刚进城,你们又下乡了。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俺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
  赶不上趟,可以考虑换道超车。现在流行弯道超车。我一直不太同意这个说法,弯道超车,容易翻车。换一个道,起点平等,或者截弯取直,缩短路径,可能比较容易超车,至少不会翻车。

  媒体融合,中国概念,中国方案
  环顾全球,媒体融合似乎只有中国热乎。确实,这是一个中国概念,中国方案,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热潮。
  西方的媒体,也在利用新技术,主要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简称大智移云)。比较极端的实例,是亚马逊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2013年收购《华盛顿邮报》。但是,贝索斯没有让邮报与亚马逊融合,而是反复向邮报员工保证,即使在目前新闻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收购后的《华盛顿邮报》仍将继续致力于为读者服务。
  贝索斯信守承诺。自2014年以来,一个名为Arc的全新出版运营方向《华盛顿邮报》的网站提供了内容发行系统。《华盛顿邮报》的首席技术官Scot Gillespie说,Arc的价值主张是"我们负责运行CMS(内容管理系统),为内容的流通创造技术条件,而你只需专注于内容生产"。也就是说,通过让渡出版工具和网站运营的任务,媒体可以专注于新闻内容生产本身,而不是考虑如何将其呈献给读者的技术问题。现在,《洛杉矶时报》《加拿大环球邮报》《新西兰先驱报》《阿拉斯加派遣新闻报》和《俄勒冈州的威拉米特周刊》等规模较小的出版物,都采用了Arc的内容管理系统。
  美联社则直接应用人工智能,目前每天写稿1500篇左右,预计到2020年,也就是3年以后,美联社80%的稿件将由机器人写作。当然,美联社是一家为媒体供稿的机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媒体,也就没有什么媒体融合的方案,只有拿来就用的率性。
  媒体融合是纯粹的中国概念,中国方案。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西方发达国家走得比我们更早更快,但是,发达国家是用技术整合内容,让流程适应技术。我们提出媒体融合,是用内容融合技术,让技术提升传播力。
    
  媒体融合,价值为魂,导向优先
  曾经有一个说法,叫做媒体融合,移动优先。这个话没有什么错,但是也没有什么用。移动网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而且是当下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对此,所有信息传播者,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也就是说你想不优先都不行。这不像出门旅行,高铁优先还是航空优先,有选择的余地;更不像是城市交通,是公交优先还是私家车优先,体现了一种政策导向。
  媒体融合的优先原则,应该来自于目的意图,而不是工具选择。因此,既然媒体融合是中国概念,那就要搞清楚,为什么中国要提出这么一个概念?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媒体融合?
  十九大报告给出了答案:"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这个要求,与习近平总书记这几年多次关于互联网的讲话精神完全一致。
  媒体融合,就是要把主流媒体弘扬的主流价值植入网络空间,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提供源头活水,这就是内容融合技术,让技术为传播内容服务。
  所以,媒体融合应该是价值为魂,导向优先。如果以为进行媒体融合,可以在价值观上有所偏移、导向上有所放松,都是要不得的。
  在后真相时代,价值为魂、导向优先,正在超越国界,为西方新闻界所重新认识。面对网络上大量的负面信息和极端言论,西方新闻界已经开始重估批判性新闻的价值,倡导建设性新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面宣传,试图用主流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去中和、洗刷、荡涤、纠正网络上的负面情绪和极端言论。荷兰最大的媒体NOS,自2017年1月以来,每周编辑一次"好消息"。他们发现,由于媒体上几乎全都是负面消息,受众对新闻的兴趣越来越低。于是,他们决定编发"好消息",让人笑,让人乐,让人提神,让人振奋。由此可见,正面宣传确实具有正能量。价值为魂、导向优先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系,职能所在,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须臾不能放松。

  媒体融合,创新为用,重在实效
  创新是新闻宣传工作与生俱来的基因,是提高新闻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和得力工具。创新为用,就是要对创新这一途径和工具保持理性,为我所用。
  有些人认为,媒体融合,就是采用新技术。其实,当下的主流媒体,不仅要采用新技术或者说进行技术创新,而且在内容、形式和信息生产传播的流程上也需要创新,是全面的创新。
  主流媒体和媒体工作者是内容生产者。但是,正是在内容生产这一最擅长、最传统的领域,亟须创新。许多媒体和媒体人,缺乏思想的原创力、概念的整合力、观点的统筹力、舆情的捕捉力和信息的首发力,跑新闻变成了等新闻或者从网络上拷贝新闻,思想贫乏、内容短缺以及一家媒体所创办的各种终端之间观点不一,已经成为媒体的致命伤。
  网络时代,媒体已经从信息源变成了思想源。如果媒体能够适时适度传播新思想,提出新概念,解读新现象,引导新舆情,做到不失语不乱语,就能够牢牢把握议程设置权和舆论引导权。
  2016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长篇述评《中国经济新方位》。今天,新方位已经成为热词。因为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但是,当时新方位还没有人讲。所以,当这篇文章发表以后,网上有人敏感地指出,人民日报首提新方位。
  这篇文章在策划过程中,曾经有人对新方位的提法不认同。一是认为中央没有提过,政治上有风险。二是感觉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三是认为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新趋势,但是要由我们来进行概括,难度太大,难以胜任。我们认真听取了反对意见,经过反复商量考虑,认为提出新方位没有风险、符合实际、能够做到,并且非常必要。为什么说没有风险?因为新方位是一个褒义词,虽然中央没有明确提过,但是,不能什么概念都等中央提出来媒体才跟上去。新常态就是几位经济学家率先提出来的。既然是正能量的词汇,只要符合实际情况,政治上就没有风险。为什么说符合实际?自从中央肯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识更新,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经济已经出现良好的发展新势头。为什么说能够做到?我相信我们人民日报的同志,能够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能够说别人说不出来的话。
  大家可能还记得,2015年和2016年,人民日报先后组织发表了三篇长篇述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面对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严峻局面,发展信心严重挫伤,社会上出现了各种议论,甚至有截然相反的评价,《人民日报》请权威人士及时指点"迷津",着重就"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这个普遍存在的迷惑做出回应,澄清了认识,坚定了信心,取得"江湖反响大,庙堂感觉好"的传播效果。这些都是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思想内容创新的成功案例。
  内容创新的关键,就是要看准天气,接牢地气。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天气来自地气,集中地气,代表地气,服务地气。所以,天气就是地气,人心向背就是最大的政治。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专业工作,也是专业性很强的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政治家办报。我理解,不是要求每一个媒体人都成为政治家,而是要求媒体人生活在政治之中,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创新内容。
  内容需要创新,形式同样需要创新。在当下快阅读、浅阅读时代,新闻产品需要更新颖的表达方式,更轻快的呈现形态,更明快精致的话语形态,抓取用户注意力资源。
  2016年7月12日,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裁决以后,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一幅红色的中国地图,标题为"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这则图文推出以后,点击阅读量迅速超过1亿次,成为新媒体的现象级产品。
  2017年"八一"前夕,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军装照"H5,在建军节当天浏览量即达3.94亿。上线10天,累计页面浏览量突破10亿,成为标志性的"爆款"产品。
  军装照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媒体推出的首个十亿级新媒体产品,主要是内容好(向军人致敬),时机准(建军节),形式新(让用户以游戏的方式参与互动),能量正(通过军装照提升并展示个人颜值),公信力强(谣言反而扩大了传播面)。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互动游戏的传播能量,"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只有亿级,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只能点赞转发,不能互动游戏。现在网上最火的就是游戏产品,娱乐化已经深入人心,娱乐至死成为被批评的重点之一。其实,游戏只是一种传播方式,游戏可以消磨时光虚度人生,也可以寓思想教育、舆论引导于其中,利用游戏传播主流价值观。
  形式创新的关键是要开放包容。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传统形式还是游戏方式,能够传播正能量就是好形式;不管是算法还是看法,能够提高传播力扩大传播面就是好办法。
  媒体融合的最主要推动力,来自技术创新。十九大报告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一要求,明确提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并且把传播力放在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之前,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的重要性。
  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与新技术相结合,会焕发出强劲的后发动能。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三年,累计下载量突破2亿,刷新了主流媒体传播史上的纪录。新华社和央视的客户端也都创造了新纪录。但是,与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原生媒体相比,央媒所办新媒体的下载量、日活率都有很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一是传播手段的创新能力不足,二是利用新颖传播手段的动力不足。历史上,自动化生产线问世以后,带来了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的全新改造。这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案例。媒体融合,呼唤新技术,运用新技术,但是,新闻生产的流程因循守旧,新闻生产的管理八风不动,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就面临极大的阻力。
  主流媒体的现状是价值高地和渠道洼地并存,内容强项和技术弱项并行,老媒体因循守旧和新媒体脱缰狂奔并立。当下正处于新渠道的开挖期和新技术的颠覆期。新渠道和新技术正在凭借技术强势整合内容。主流媒体在渠道和技术方面的短板,正在销蚀着我们的自信,蚕食着我们的阵地。
  任何技术和渠道,都有一个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门户网站兴起没几年,已经落伍成了传统媒体。移动网正如日中天,有人已经预言将在5年内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物联网。有人声称,智能手机将被颠覆,取而代之的可能会是人体网络(BodyNet),即人体内植入安装了电子器件的人工皮肤,人体就相当于一个网络中心。专门从事人造皮肤研发工作的鲍哲南先生,描绘了一个人体网络的应用场景:早上,身上的柔性电子皮肤手表让你醒来,并且告诉你脉搏正常;戴上眼镜,今天的日程安排一目了然;走出家门,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或者直升机已经等候在门口。你太太来跟你告别,透过人工皮肤,你知道太太的心情很好……
  2017年最流行的话语之一是:我消灭你,与你无关。大智移云新技术正在书写这样的场景:干掉康师傅方便面的不是统一,而是美团和饿了么等外卖;移动和联通竞争了20多年,结果发现他们的最大对手居然是腾讯。吃饭和通信的内容没有改变,但是其形式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变。媒体的遭遇同样如此。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来自于同行,而是来自于行业之外的新技术公司。
  技术创新正在催生跨界融合、赢者通吃。对于社会而言,分工是进步的杠杆。对于个人来说,分工是天赋的疆域。对于国家、社会和大型团体,短板决定容量。对于小型团体和个人,长板决定高度。内容,就是媒体的长板,就是媒体人的高度。我还是坚持几年前提出的看法,纸或有变,报将永存。传播的载体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传播的内容需求却会永远存在。就像没有了方便面,人们还是要吃饭一样,无非是把泡面变成了外卖。有人在网上发了一张图片,100年前的纽约街头,人们倚墙而立,人手一张报纸。100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倚墙阅读,只是阅读的载体由报纸换成了手机。这组图片说明,信息传播的载体会随时代而改变,但是信息传播的内容需求不仅不会因时而变,而且还会越来越强烈。作为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坚守本位,找准定位,价值为魂,创新为用,以我为主,双向互融,我们完全可以把握当下融媒时代的主动权,探索未来人工智能媒体时代的新天地。
  (作者: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张晓燕

《中国报业》杂志社2018年1月(上)P32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