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的思考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王烨文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8-09    
  反转新闻的概念及特点

  反转新闻指的是新闻事件发展前期和后期舆情表达不一致,主流舆论和多数受众的意见和态度不稳定地游离于各种舆论漩涡中,舆情逐渐呈现逆转趋势,甚至发生数次反转。反转新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来源上看,多出现于网络;第二,从内容上看,多为社会新闻;第三,从意见表达上看,有片面化及情绪化的倾向;第四,从反转路径上看,政府部门是事实核查的主体,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配合促使真相还原。

  反转新闻的影响

  1.反转新闻的消极影响
  首先,反转新闻会透支媒体信任度,损害媒体公信力。真实性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新闻反转的频繁发生,是对媒体信任的透支,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久而久之,受众会失去对媒体的信 任与期望。
  其次,反转新闻会传播错误信息,误导广大受众。不正确的信息会误导广大受众,甚至导致受众产生错误的行为,这是对受众不负责任的表现,还会损害受众的知情权。
  再次,反转新闻会侵犯当事人隐私,损害其个人形象。新闻当事人会被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个人隐私遭受侵犯。
  最后,反转新闻容易滋生网络戾气,形成网络暴力。陕西榆林待产孕妇马某跳楼自杀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嫁错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不小心命就没了!”这类言论化为矛头指向跳楼孕妇的家属,一些网民借助网络对他们进行伤害与诬蔑,最终形成网络暴力。
  2.反转新闻的积极影响
  反转新闻有助于加强受众监督。如今,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媒体传递的信息,反而可以对媒体进行监督,受众对新闻报道提出质疑,媒体继续深入调查,挖掘新闻真相,从而促进了反转新闻的产生。
  反转新闻彰显了新闻自由。自由地持有主张、自由地抒发意见,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和特权”。借助互联网平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就某一事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可能被听到。
  反转新闻可以引发社会反思:新闻报道如何维持真实性与时效性之间的平衡?媒体在商业利益与新闻理想之间如何抉择?记者如何从错综复杂的新闻线索中去伪存真,播报真实客观的新闻?大众如何增强媒介素养,在突发新闻事件面前保持冷静?政府如何构建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

  反转新闻发生的原因

  1.信息碎片化造成信息模糊
  信息的“碎片化生产”“碎片化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阅读习惯,相比于深入了解,受众更倾向于表面知晓和追求信息的速度、广度,而非深度。因此,媒体在“新闻事件的时效性”与“新闻事实的完整性”难以兼得时,明显偏向前者,导致受众只能接收到片断信息,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本质,容易做出错误判断或片面评价,从而引发错误舆论。
  2.媒介增多导致信息传播面临失控
  媒介形态日渐丰富,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俯拾皆是。与此同时,随着自媒体的日渐兴盛,公众获取与发布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社会各阶层借助媒体平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不同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在此交汇碰撞,造成社会舆论分散,加大了舆论管控难度,信息传播面临失控。
  3.群体传播特性影响舆情走向
  公众的认知结构和行动逻辑直接影响着舆论的走向,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古斯塔夫·勒庞认为,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大众具有冲动、轻信、短视和从众等普遍的群体心理特征。受众因获取片面或错误的信息而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导致社会心理和集体行动走向极端主义并影响舆论走向的现象值得深思。
  4.刻板印象产生不良影响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类人或事物形成的相对固定、笼统而概括的看法或成见。对新闻记者而言,刻板印象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与公正。拘泥于刻板印象,记者就会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无法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准确。对受众而言,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特定印象具有相当浓重的个人主观情感色彩,会阻碍其对事件本身的理性探讨。
  5.监管体制与把关系统的缺位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无形中弱化了“把关”的作用,新闻把关机制的触角不能延伸至每一个人,这就为某些错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媒体机构和记者在“把关人”的角色扮演中出现责任缺失,在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筛选和加工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追求时效性和关注度,而向受众传递了信息不全面或争议性较强的新闻。

  关于减少反转新闻的思考

  1.媒体:多层把关、怀疑态度、新闻专业主义缺一不可
  坚持多层把关的新闻生产流程。面临突发事件,媒体要保持冷静,谨慎选择新闻线索;记者把好采访关,尽量实地采访,多角度再现事实真相,写稿要客观全面,避免选择性报道和情绪化报道;编辑要把好审稿关,提高审核力度。
  秉持怀疑态度与探索精神。“怀疑”是新闻工作者在探寻事件真相时必不可少的态度,只有通过不断地怀疑与取证才能得到真正的事实。
  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坚持正确的新闻伦理观念。新闻从业者要以专业的精神厘清复杂的线索,以严谨的态度挖掘事情的真相,以客观的立场倾听多方声音,通过新闻报道为受众呈现一个相对真实的客观世界,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2.公众: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人们的关注力和判断力往往也随之碎片化,出现了用道德判断替代事实判断、以价值批判取代真相追寻的简单化倾向。因此,受众在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时,应当保持态度中立与头脑冷静,不随波逐流,不做出过激行为。
  3.政府:主动发声、积极引导、加强监督“三管齐下”
  面对不确定信息,政府要主动发声,发布权威信息,配合媒体报道;应借助官微等平台及时与大众沟通并加强引导;还需建立新闻发布监督体系和信息文本审查制度,规范媒体的新闻报道行为和公众的信息传播行为,保证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的真实与理性。
  4.回归新闻本真,呼唤人本精神
  新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递信息,还在于呼唤人本精神的回归。在真相未明之时,舆论场就迅速集中火力进行道德谴责,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冒犯。在陕西榆林待产孕妇马某跳楼自杀身亡新闻事件中,新闻反转之前,公众舆论倾向于对产妇家属进行谴责,新闻反转之后,舆论又倾向于谴责医院相关工作人员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不强、监护不到位等。其实,这起事件的根本问题在于“产妇多次要求剖宫产但没得到相关方积极回应”,这应该引发公众关于患者自决权的思考以及呼唤家属、医院乃至社会对产妇的真正尊重。这种尊重,应该是对“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人本精神的回归。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信息传播环境如何改变,真实且有温度的新闻永远有价值。

  结语

  近几年频发的新闻反转事件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重塑媒体的正面形象和提升媒体公信力已迫在眉睫。媒体应坚守新闻底线,注重社会效益;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准则,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公众要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保持冷静和理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主动发声、积极引导、加强监督。相信在各方相互配合下,信任机制一定能够得到重塑,反转新闻的泛滥一定能够避免。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4月(上)P65-66
 
 责编/刘之琪

责任编辑:邱阳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