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与改变: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维度探索

——黄大发事迹传播案例分析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周俊南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17    
  【摘要】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报道的成功案例,对于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有较高的借鉴价值。报道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媒体不同平台、渠道、载体和不同类别形式融合,实现多载体多形态的“宽传播”;典型宣传报道顶层设计、上下联动,实现汇聚动力的“厚传播”;新闻报道培育精神、作用现实,实现媒体自我价值提升的“高传播”。
  【关键词】媒体融合 纵深维度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黄大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因带领村民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凿通万米水渠引水造福百姓,被誉为“当代愚公”,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关于他的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报道的成功案例,对于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融合载体:面向宽度拓展传播
  媒体融合,第一个层面是媒体间的融合。这种融合,目标是宽度的拓展,表现在不同载体、不同形态媒体聚焦同一个新闻对象,联动开展宣传报道,形成多元、多样、多端的立体式全覆盖传播态势,实现“宽传播”。
  黄大发事迹的宣传报道,在融合媒体联合作战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方面,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中,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以文字、图片、电视、广播等为呈现方式的传统报道起到了主力作用。其中,2017年4月19日人民日报《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光明日报《当代愚公——贵州遵义平正乡团结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36年带领村民修渠引水的故事》、2017年4月20日中央电视台《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等报道影响巨大。同时,各家新闻单位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多种形态的新闻报道精彩纷呈。其中,2017年4月23日光明网的VR作品《“渠”从天上来》、2017年4月18日当代先锋网的沙画看贵州《老愚公黄大发:绝壁凿渠初心不改》、澎湃新闻的长篇互动连环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让人印象深刻,后者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新媒体加入的“大合唱”中,新的传播渠道、新的产品形态、新的传播技术增加了传播的覆盖面、强化了受众的体验感,为提升新闻传播的引导力、影响力发挥了突出作用,这也正是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重要维度。
  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与文学艺术创作传播同频共振。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之后,以黄大发事迹为素材、以宣传黄大发精神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何建明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山神》,入选中央宣传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选题目录。由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杭州佳平影业有限公司、遵义市广播电视台等联合摄制的电影《天渠》,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国产影片在全国公映,得到观众好评。此外,绍兴莲花落《当代愚公黄大发》、黔剧《天渠》、歌舞《天渠》、歌曲《喊一声老黄》、MV《问渠》、摄影《大发天渠》、绘画《一生只为一条渠》、词《水调歌头·时代楷模黄大发》、诗《风轻轻吹过——致“新时代愚公”时代楷模黄大发》等文艺作品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新闻报道掀起对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报道热潮,文艺作品以多种形式接力汇入,既使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在更大的空间、更长的时间、更深的层面得到传播,又让更多的受众在欣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回过头去关注相关新闻报道,使新闻报道实现了多次传播,获得了新的生命。这种突破新闻媒体的跨界融合传播,是媒体融合纵深发展要研究的课题。
  汇聚动力:面向厚度聚力传播
  新闻宣传工作要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就一定要研究传播的动力因素。研究传播动力可以从若干角度切入,从功能上说,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家建设和消费、娱乐、猎奇等社会生活角度;从实施主体来说,有专业新闻宣传机构、非专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信息部门和自媒体等角度,还有人们口耳相传的角度。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在汇聚宣传动力实现“厚传播”方面,具有示范意义。
  2017年初,中央主流新闻媒体对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的集中宣传报道,是由中宣部策划、组织、推动的。在此背景下,贵州省、遵义市新闻媒体借势发力,一方面做好对中央媒体采访报道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全程深入采访,也推出了不少作品。这种“顶层设计”“高位推动”的宣传报道模式,是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能够在较短时间形成全国热潮的关键因素。黄大发的先进事迹,遵义日报等地方媒体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行过报道,之后也有零星报道见诸新闻媒体,但一直未能产生典型宣传效果。两相对比,可见高层主导式的推动,对于形成现象级宣传报道效果十分重要。
  如果仅仅满足于国家层面的一次性大战役式宣传报道,要让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持续受到关注也很难。毕竟,新闻的时效性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不断地传播下去,如何让黄大发精神发挥更持久的激励教育作用,是宣传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遵义市委宣传部和播州区委宣传部做了很有成效的推动工作。如将“大发渠”作为思想教育、旅游体验基地,让它成为永远开放的大课堂,不断发挥教育作用;建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组建黄大发先进事迹宣讲队,常态化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进行宣讲;修建大发渠党性教育陈列馆,系统介绍黄大发先进事迹,深度宣传“开山凿渠志拔穷根”的“大发渠”精神。与此同时,新闻媒体跟进报道,与黄大发先进事迹宣传活动密切互动,新闻传播不断呈现新内容、新形式,后续新闻报道像“大发渠”的汩汩清流常报常新,形成黄大发主题报道的“生态树”,一年又一年开花结果。
  从上到下的动力灌注、传导、汇聚,形成空间上纵向的宣传厚度。从新闻报道到以活动开展、实体建设、文化展陈等为载体的落地宣传,再到新闻报道的持续跟进,形成既有空间又有时间的纵向宣传厚度。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在这里得到了新的诠释。
  建构精神:面向高度提升传播
  对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与遵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脱贫攻坚决战同步。新闻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和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功能,在黄大发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报道中得到具体落实和有效发挥。在引领、培育、弘扬精神文明的高度上,相关报道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种精神维度的“高传播”,支撑着新闻传播的品位和价值,是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方向标。
  黄大发是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不忘初心,始终把老百姓装在心里;不畏艰难,始终把困难踩在脚下;不辱使命,始终将责任举过头顶。在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邀请黄大发和黄旭发两位代表坐在他身边合影,激励和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黄大发应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2019春节年欢晚会,报纸、电视、杂志、“两微一端”及抖音等媒体平台纷纷报道转载,读者观众“高频高热”保存转发,“遵义发布”的抖音作品《除夕夜,遵义老支书黄大发上春晚了》一经推送便成为网络“爆款”。高级别的荣誉、高规格的礼遇、高平台的活动、高频率的出镜,使黄大发成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示精神文明高度的标志性人物。新闻宣传发端,各个层级认可举荐,老百姓由衷赞誉,黄大发典型形象一路提升,成为新时代的楷模。这当中,新闻报道的作用功不可没。通过媒体树立时代精神标杆,将媒体发展融入时代精神构建之中,不失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新路径。
  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的千年追求。黄大发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遵义市“名城先锋脱贫尖兵”,带领群众为梦想跋涉、和大山较劲,矢志不渝、艰苦奋斗,以实际行动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的精神感召力构筑起脱贫攻坚的精神高地,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新闻宣传报道,能够深度介入现实融入实际,引导人们将精神转化为实践,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党报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凸显其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遵义日报社)
  参考文献
  [1]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2]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
  责编/邓应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5月(下)P18-19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