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算法为支撑服务县域治理现代化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郭乐天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25    

  【摘要】由于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核心功能认知的不同,在全国虽形成了几种融媒体中心建设模式,但离中央的整体要求与布局尚有一定差距。本文认为,要从历史站位和现实定位出发,将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义提升到从新闻媒体到地方治理平台建设战略定位来考虑,加快体制机制建设,以算力为支撑,服务于县域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 地方治理平台 青田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

  2019年1月15日,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

  从“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到“建设规范”的出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从推介、试点到全覆盖。由于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核心功能认知上的不同,在全国虽形成了几种模式,但离中央的整体要求与布局尚有一定差距。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从历史的站位和现实的定位出发,将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义,提升到从新闻媒体到地方治理平台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考虑。要紧跟中央部署,加快媒体融合,加快体制机制建设,以算法为支撑,服务于县域治理现代化。

  县级媒体的历史功能和现实定位

  县级媒体以县报为代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中后期得到了蓬勃发展。其功能是基层党委通过县报有意识地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建设等内容的传播,进行社会和政治动员。1959年到1962年,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县报陆续停刊。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推进农村历史性改革,1979年11月,中宣部发出关于恢复县报的通知。1980年1月,全国县报工作座谈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在此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县报逐步复刊。截至1990年,全国县市报发展到100家左右,并于1991年成立了中国县市报研究会。

  2003年7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中办发[2003]19号),开始了对县级报刊的整顿。这一轮治理整顿后,全国续存下来的县一级报纸共有48家。这48家中除了6家是“我党解放前创办”,4家为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报纸,其余38家由省级党报集团、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党报兼并,作为县委机关报的功能消失了。经过这一轮治理整顿,县一级具有传播资质的媒体只有广播电视台了。尽管在全国个别县还会有一些报纸存在,但现如今以报纸形态出现的基本上是,或与地市级报刊合作的“今日系”“地方专版”,或以外宣刊号存在的侨报侨刊。今年1月15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发布,同时还配套发布了《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前者明确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业务类型,后者规约了接通县级融媒体中心之省级平台的技术规格和参数。也就是说,这一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以广播电视台作为建设主体。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其在功能设置上与中央、省(市)、地级的传媒集团所承担的媒体融合有很多不同。应该清楚地看到,中央设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仅是为了恢复县级发布新闻的资质,更是将县级融媒体中心纳入从中央到省市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来考量。而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精神,就必须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目的给予准确的现实定位。它应该是:

  (1)党的新闻宣传舆论阵地或称全媒体传播矩阵的终端;

  (2)县域社会舆情监测、管控和引导的平台;

  (3)县委县政府实施县域治理、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抓手;

  (4)县域党委政府服务百姓的窗口。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及时转换身份加快转型升级

  当前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知,第一种是仍将融媒体中心视同以新闻传播为主业的媒体单位,核心是重塑媒体采集和分发能力,并借此归集流量,优化经营;第二种是将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提高地方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抓手,在地方整理实践中担任重要角色,承担重要功能。

  第一种认知无疑过于浅显。在现今全媒体时代,全员参与,全息展现,全程传播,全效监测,无需在最基层的县级通过资源和资本的投入再造一个媒体机构。因此,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纳入到具有新闻功能的地方治理平台,才更显示出政治意义和价值。

  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及时转换身份,加快转型升级。转换身份就是要转变观念和理念,就是要从媒体单一的“内容供应商”向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公共服务运营商”转换。转型升级就是要实现从互联网“最大变量”到“最大增量”的转变,依托互联网,以用户为中心,以算力为支撑,构建平台,服务于县域治理现代化。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体制机制重构

  中央在《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深化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改革,调整优化媒体布局,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县级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两个:谁是融媒体中心的投资主体,如何保证融媒体中心未来运营的可持续?县级融媒体中心上级管理部门应该是谁?

  这就涉及到我们通常所说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现在地市级以上的媒体单位基本沿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模式,基本上属于自收自支。财政部门通过从新闻单位上缴的税收中按一定比例返回,或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补助部分投资建设项目。而县一级的新闻单位是以编制的不同实行分类指导。事业编制人员基本上实行人头费全额拨款,建设费按需审批,鼓励经营创收。非事业编制人员由单位创收中列支,这就在一个单位中出现了同工不同酬和旱涝不保收的情况。如果这种体制不做改变,对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会带来“成长的烦恼”、发展的滞后。因此,在这轮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尤其要把体制机制的重构放在重要议程。

  一要明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投资主体是县政府。做好建设规划,核定机构编制,实行全员拨款,按规划分步骤投入建设项目。要提升融媒体中心的自我造血功能,对事业和产业两个板块进行有效区分,事业板块全额拨款,产业板块按绩效考核。可以通过成立文化产业公司,特别是在文旅方面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将部分国有资源整合在里面,在原有事业板块的基础上做产业效益的加法,提高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再通过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保证其可持续和高位发展。

  二是在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顶层设置上,要强化党委宣传部对县域文化产业资源的调配。当前媒体单位均归口地方党委宣传部管理。党委宣传部是党的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对舆论导向的把控责无旁贷。但在县域有效的资源整合过程中,党委宣传部缺乏整合、调配文化产业及国有优质资源的功能。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党委宣传部门应设置县级文化资产管理委员会;不设县级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的地方,应由党委政府授权党委宣传部编制、规划、统筹县域涉文旅领域的产业,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和倾斜,保证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人才引进和优化、薪酬体制的改革等有效运行,确保融媒体中心的可持续,促进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健康发展。

  值得借鉴的“青田模式”

  2018年9月28日,青田县传媒集团举行了“融媒体中心”启动仪式,这是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之后浙江省第一个正式开通的县级“融媒体中心”。

  在融媒体中心建设方面,浙江省已走在全国前列。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省89个县(市、区)已有53个县成立了融媒体中心。

  青田是个侨乡,属丽水市下辖的一个县。青田县人口总量50多万,海外的青田人近30万,这一人口结构使得青田的媒体产业一直处于比较发达的阶段。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之前,青田就有一份发行和营收效益都较好的《青田侨报》,还有一家规模效益发展良好的青田广播电视台。这些年青田在外宣方面成绩斐然,“两微一端”的影响力在本地和海外的青田人中口碑良好。2018年2月,青田县将两家媒体合并,成立了青田传媒集团。

  2018年初,应青田县委宣传部的邀请,我们承担了青田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建设规划的课题。在整个规划过程中,我们建议将事业和产业分成两个板块进行治理。事业板块就是公共服务运营商,县委县政府保证充足的预算,按照公共服务运营商的模块去考核;产业板块组建青田文化产业投资发展公司,借助融媒体中心的品牌影响力,参与县域文旅产业的投资和运营。

  在整体规划过程中,青田县委下了很大决心,根据专家组的意见,青田县委县政府启动了融媒体中心建设“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创新思路,出台政策。2018年11月,青田县委县政府颁布了《关于扶持推进青田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意见》,县委要求把全县的互联网核心数据和链路全部接入青田传媒集团的融媒体中心,融媒体中心为县域公共服务和公共信息的交换枢纽,成为县域公共服务运营商。率先在全省实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公共服务互联网化,率先在全省推行公民、法人数据携带模式;把融媒体中心作为乡镇、县直属部门对外发布信息、便民服务的入口;为传媒集团提供政府管辖的公共资源,这给集团产业板块发展提供了机会。

  第二步,财政支持,资金保障。青田县委县政府对原《青田侨报》和青田县广播电视台,在原享有的财政拨款额度不变的前提下,再次明确了融媒体中心所有的建设、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目前全年给予资金达4000多万元,并规定全县党政部门、乡镇(街道)在同等价格的前提下,优先采购青田传媒集团提供的各类文化、信息等产品的有偿服务,也就是服务外包。为保证薪酬改革到位,青田县委宣传部牵头制定了《青田县融媒体中心(青田传媒集团)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按照总量控制、自主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活力。

  第三步,资产重组,统一运营。为确保融媒体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青田提出了坚持事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并举的方针。支持传媒集团设立青田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投融资平台。同时支持传媒集团进行资产重组,积极尝试资本运营。鼓励县属国资公司参与青田文投项目的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并将全县公共宣传点位统一归集到融媒体中心管理和运营,使青田融媒体中心成为公共文化传播、新闻信息发布、旅游文化展示、公共数据采集、应急管理、互联网舆情监测等多功能平台,实现产业壮大反哺事业发展。

  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评估体系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并将这一《规范》作为行业标准。这对指导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标准体系。为保证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有效运行,还应在《规范》的基础上,制定综合性的价值评估体系。

  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价值评估体系,不是简单地将建与不建作为衡量的指标,其核心是“更好地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要以实用性、实效性、服务性、便捷性作为评价依据。

  (1)实用性。就是以符合地方治理水平和治理现代化为标准,可以参照近些年政府部门推行的“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的运作模式。

  (2)实效性。就是信息发布、整合的实际效果。这包含两个指标体系,一是对外发声,二是舆情收集、舆情管控和舆情引导。

  (3)服务性。就是面对基层面对群众。只要群众需要的,在融媒体平台上都可以找到接口。

  (4)便捷性。就是贯彻移动优先战略,顺应技术革命的发展,加强传播手段的建设与创新,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

  (作者: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编/张晓燕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11月(上)P31-33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