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社交网络多者更易遭遇网络霸凌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梦然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18    

英国《自然》旗下开放获取期刊《BMC公共卫生》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14岁—17岁的欧洲国家在校生中,使用社交网络较多的孩子比只填写个人资料的孩子,更容易遭遇网络霸凌行为。研究者号召,教育系统应在课程中纳入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在那些网络使用率急速上升的国家。

来自希腊雅典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罗马尼亚、德国和波兰的在校生,如果每天使用社交网络超过两小时,便更容易遭受网络霸凌,包括收到激烈的、有威胁性的信息,被社交排挤,被人散布谣言,以及被人分享私人的、不合适的或有羞辱性的信息。

研究共同作者表示,这是一个重要发现,过去的研究认为,无论是拥有社交网络账号但不常用,还是大量使用社交网络,都会提高被网络霸凌的风险,但新发现对这一结论提出了挑战。

研究发现,有些国家的在校生遭遇网络霸凌的比例较高,如罗马尼亚(37.3%)、希腊(26.8%)、德国(24.3%)和波兰(21.5%),有些国家这种情况则较低,如荷兰(15.5%)、冰岛(13.5%)和西班牙(13.3%)。
 


 

而除了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短,还有多个因素可能会影响网络霸凌发生的频率,同时也可以解释这种国家间的差异。希腊和罗马尼亚的网络霸凌较多,可能是这两个国家缺乏相关法规,社交网络的突然崛起也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了巨大的技术代沟。荷兰的网络霸凌较少,可能是因为荷兰较好地推广了网络安全策略,且在教育系统中有专门针对上网技巧的教学。无论在哪个国家,青少年在没有监管和缺乏网络素养的情况下上网越多,越容易在网上发布自己的私人信息以及与陌生网友见面。

该项目作为观察性研究,以学校为单位进行调研,7个国家中共有12372名14岁—17岁的学生参与调查。(张梦然)
 

责任编辑:邱阳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