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赋能教学 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来源:荆楚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5-07    
  4月10日,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合作的“基于脑科学的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仪式盛大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双方以脑科学为“笔”,共同开启了绘制人才培养“新画卷”的伟大征程。
 
  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白冰、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李春校长开场致辞,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康长运;国际教育自媒体“马背上的女超人”创始人Chelsie等教育界的精英人士、资深专家以及满怀热忱的家长们齐聚一堂,见证这一时刻!
 
  脑科学+学科融合,点亮人才培养之光
 
  如何通过脑科学+教育的结合,构建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生态,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活动现场,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医点实验室教授、IDG-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薛贵先生,以一场精彩绝伦、深入浅出的讲话,为家长们答疑解惑。研究表明,在大脑发育的特定敏感期进行相应能力的培养,效果会事半功倍。比如,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此时大脑对语言信息的敏感度极高,能够轻松掌握多种语言的发音和基本语法;青少年时期则是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快速发展的阶段,适宜的教育刺激能够激发大脑的创新潜能。这种基于科学实证的教育指导,为人才培养带来了从“经验导向”到“科学导向”的巨大转变。
 
  薛贵教授还着重强调,摒弃知识碎片化与死记硬背,构建知识网络以实现灵活迁移运用,是符合大脑发展规律的教育之道。大脑并非简单地存储信息,而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复杂连接对知识进行关联整合。只有当知识形成网络,学生才能在面对不同问题时,迅速调动相关知识,实现举一反三。
 
  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作为一所22年积淀的IB双语学校,深具前瞻视野和创新意识,致力于培养兼具君子品格及全球胜任力的新时代人才,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经验是“基于脑科学的人才培养项目”落实的基石。学校将在薛贵教授带领的首席脑科学专家团队指导下,借助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和实践成果,融合学校跨学科教学与学习力培养方面的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区域及国家的创新人才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这种教育理念的传达,让家长们对脑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
 
  脑科学+个性化培养,中黄学子开启成长“狂飙”
 
  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采用小班化教学设置,每个班不超过26人,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老师的高度关注。同时,创校22年以来,学校深入探索学生个体差异,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脑科学原理,学校将采用由北京师范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顶尖脑科学专家开发的脑智图谱测评系统,精准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教育从“广撒网”式的模式转变为“精准定制”。
 
  项目启动后,学校将精准把握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大脑认知特点,在跨学科课程设置中,融入基于脑科学原理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学科知识,开展批判性思考,助力学生构建更高效、更全面的学习体系。
 
  在未来,中黄将见证学生们在学习力上实现质的飞跃,轻松突破知识难关,高效汲取知识养分。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将秉持“让教育适应孩子,让世界和而不同”的教育初心,不断探索脑科学在全人教育中的深度应用,携手北师大教育集团助力学生梦想腾飞,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容应对AI时代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