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神效“保健品”当心中招 选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

来源:人民网    作者:营凡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17    

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曾璇)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网购神效“保健品”当心中招。从广东省食药监局的抽检结果来看,网络销售的合法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可靠,但部分打着保健食品旗号的所谓神效“保健品”非法添加药品成分问题较突出。

广东省食药监局指出,一是网络经营环节销售的合法保健食品未发现非法添加问题。近期抽取了435批次产品,涵盖了缓解体力疲劳类、降糖类产品、减肥类、辅助降血脂类、增加骨密度类、美容类(即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类)等六大类重点保健食品以及宣称具有这些功效的普通食品,其中网络样品占比为75%,以标识为广东省企业生产的产品或经营地址显示在广东省内的网络经营者(包括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以及自建网站交易的网络经营者)销售的产品为主。其中,经核查确认为合法保健食品的300批次产品均未检出非法添加物质。

二是网络经营环节销售的声称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类、降糖类功效的假“保健品”非法添加问题严重。本次针对近年来风险监测发现问题较多的产品类别缓解体力疲劳类、降糖类产品进行了重点抽检,从网络经营环节抽取了产品名称、标签说明书或者销售网页上声称具有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产品共100批次,其中13批次缓解体力疲劳类产品检出西地拉非、他达拉非类成分,产品8批次(辅助)降血糖类产品检出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化学物质,不合格检出率分别为26.0%、16.0%。另外6批次存在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产品分别为减肥类产品4批次,(辅助)降血脂类和增加骨密度类各1批次。这些问题产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多为西药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经核查,27个问题产品中,10批次未标示保健食品批准文号,11批次批准文号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数据库信息不一致,6批次批准文号国家局数据库查无相应批准文号,还存在多个产品套用同一个文号的情况。经核查,27个问题产品均为非法声称保健功能的普通食品或者虚假标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号的假冒保健食品。

三是淘宝网销售的产品假冒问题较为突出。本次从网络经营环节抽取的样品来自于天猫、淘宝网、京东商城、1号店、1药网、中国美容美体网等,其中企业自主经营网站或经企业确认为自主经营平台的第三方平台如天猫旗舰店等产品信息发布较为规范,产品也未检出非法添加成分。27个检出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产品均来自于淘宝网商家,这些商家均未按要求上传《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流通)许可证》。同时,这些产品在销售时不同程度存在虚假发布信息的问题,如宣称产品可以快速见效、效果明显等。目前相关网页均已无法登陆,广东省食药监局已将有关网店信息通报淘宝网协助核查。

广东省食药监局温馨提示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或者企业自营或授权网上经营店铺购买,购买时仔细查看产品标签,认准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并可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数据库查询批准文号的真伪,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神效“保健品”。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