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BA向MTA演进是科技时代必然趋势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光平 郑润祥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3-01    
  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存在过于重视现金流和资产平衡表的局限性,向技术流和技术平衡表升级转型的MTA(科技管理硕士)教育将是科技时代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对经贸、金融乃至就业和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凸显,相信不久后科技股市值将超过传统股市值。因此,对科技含量和科技价值的精准度量及影响评估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关市场需求将大幅提高,适应相关需求的蓝海——MTA教学和培训也会快速发展。
 
  受益于互联网时代科技红利有效释放,2008年至2021年,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市值从2.25万亿美元增至24.6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19%,与美国传统股市——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市值比从24.42%提高到88.7%。2022年,受疫情和美国加息等因素影响,纳斯达克股市和纽交所市值皆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但市值比仍保持在70%的高位。
 
  2008年至202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值增长16.6倍至6.2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4.7%,增幅为全球主要股市最高;同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值增长了4.7倍,比纽交所增幅高出一倍多。十多年来全球科技股市市值持续高速增长,表明科技在资本市场定价机制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市场对全球经贸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不过,全球科技股定价却仍停留在以现金流为主的传统定价模型和理论中,科技的重要成分或影响因子仍未充分纳入企业估值或外汇定价中。基于此,本文分析以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为主要财务分析工具的工商管理硕士(下称“MBA”)教育发展历程及局限性,提出了在科技时代向注重科技流和科技平衡表分析的科技管理硕士(下称“MTA”)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一、MBA的兴起和发展
 
  MBA教育适应了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对综合性高层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1900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MBA课程。1908年,哈佛商学院为应对美国工业化需求,以“企业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开设了第一个MBA班级。经过不断探索完善,MBA教育以培养“有责任感、有道德的一流企业管理人才——公司总经理”为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MBA专才,对全球商业和金融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MBA教育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早在1979年,中国和美国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务部科技管理和科技情报合作议定书》中,科技管理培训就成为待议定书中的一个子项目。该培训项目启动后,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企业高管、政府工业与科技管理部门的干部,以及大专院校从事企业管理的骨干教师。1984年,中美两国达成协议,为我国培训MBA。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在中国试行MBA教育,1991年正式招收MBA研究生,并确定第一批MBA试点院校。
 
  二、MBA的财务分析课程及对金融资产定价理论的影响
 
  经过多年持续探索和完善,MBA教育在商业基础、理解环境和个性化发展方面开设了细分课程,主要包括公司治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管理,管理沟通)、公司理财(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数据、模型与决策,会计学,公司理财),以及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从课程设置看,其在企业的财务分析上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定量分析为主,帮助企业评估其财务状况,从而更好地控制财务风险。MBA财务分析较为注重测量企业的短期收益,一方面在度量企业的长期收益上具有不足,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重视企业现金流的时代背景下,和实业密切相关的金融领域资产定价理论也反映了相关概念。1952年,亨利·马柯维茨发展了资产组合理论,把投资者投资选择的问题系统阐述为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问题,促进了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的形成。威廉·夏普将这一模型进行了简化,并提出了资产定价的均衡模型——CAPM。该模型作为不确定性条件下资产定价的均衡模型,形成了西方金融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础。从本质来看,CAPM模型是简单线性回归在资本和市场的直接应用,其风险资产定价仍依赖现金流的度量。这些过分注重现金流的理论模型使得科技含量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从而导致企业容易“脱实向虚”、过度关注资本增殖而非提升科技含量巩固生产基础。
 
  三、注重现金流的时代余晖——以英特尔为例
 
  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取得较大成功的科技企业,英特尔公司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是同期全球高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典型案例。1968年,英特尔公司在美国成立。英特尔抓住了计算机芯片,特别是从主机向手提电脑转变的历史机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了全球计算机芯片、服务器芯片和数据中心相关芯片的主要提供商,对全球半导体业的发展和相关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拥有亮眼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
 
  以利润率为主要发展目标且保持高利润率的企业,很难有自驱动力去探索其他新技术。该“合理的经营策略”使得英特尔公司逐渐将原来以长期技术发展为目标的技术管理者替代为以利润率为目标的财务管理者。2005年至2013年担任英特尔公司CEO的欧德宁承认,自己出于财务考虑拒绝了苹果的小型、能耗低、功能强的芯片合同,与智能手机时代的巨大商机擦肩而过。数据显示,2003年苹果市值仅为英特尔的7.43%,而到了2021年,英特尔市值为苹果市值的8.74%,为思科市值的88.54%,苹果相对于英特尔市值在18年内增长了152.9倍。究其原因,对边际利润的过度重视影响了英特尔公司的各项决策,公司更加看重现金流而非产品技术创新,未能跟上移动技术新潮流。
 
  四、MBA亟须回归科技“初心”
 
  英特尔的案例并非孤例,而是当下企业估值财务化的一个缩影。尽管几十年来全球科技创新显著加速,科技对经贸和金融的影响明显增大,但投资银行、基金公司、信用评级公司、咨询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对科技持续增大的影响力仍无系统性的新理论。
 
  科技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经营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股票价格或“超额回报”。从本质来看,企业“超额回报”的源头主要是科技创新。20世纪初哈佛大学开设的第一个MBA班以“企业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学习美国管理的早期培训也以科技管理为主要目标,显示出MBA教育的“初心”是科技管理。但几十年来,在实际操作中MBA教育更偏重现金流和短期利润分析,国际通行的MBA教材和教学体系对于“科技”这一核心要素,仅在定性上笼统提及,未有定量上的科学度量方法,对“科技”这一“超额回报”对应的第一生产力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亟待在理论上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和升级,将科技对企业价值、货币价值、经贸关系的影响系统性地纳入分析框架,以实证研究方法有效地论证科技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的影响。只有利用全球数据对科技进行合理科学的度量,才能准确分析判断科技对经贸和金融的影响,MBA教育才能重回“科学”初心,顺应科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时俱进地升级到MTA教育。
 
  五、自主专利与引用专利的量化载体——技术平衡表
 
  与MBA教育重点关注的现金流和资产平衡表对应的,是MTA教育的技术流和技术平衡表。由于专利是技术的载体,任何经济主体在任何时间内自创或引用别人的专利可以统称为技术流或专利流。自主专利与引用专利可形成技术平衡表或专利平衡表,代表了经济体本身的科技含量,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衡量其科技价值。
 
  自主专利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但对其他专利的充分引用也必不可少。21世纪前,仅美国存在持续的知识产权使用费顺差,显示美国科技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尽管美国科技领先程度如此之高,美国也不得不从别国进口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1972年至1999年美国科技依赖度(知识产权进口使用费占其知识产权进出口比例使用费比例)年均为14.95%,2000年至2022年提高到了17.25%。2002年至2022年美国每进口一美元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年均可带动0.283美元的出口使用费;1987年至2002年日本每进口一美元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年均可带动0.322美元的出口使用费;日本2003年知识产权使用费首次出现顺差,2003年至2022年年均带动效用提高到0.496美元。这些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实力再强的国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也需要进口他国的技术以补充和增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企业亦然。再强的企业也不可能在所有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需要引用他人的技术以增强自身创新水平。
 
  六、技术平衡表的构建基础:知识产权进口使用费对出口使用费的带动和协同作用
 
  笔者1月27日刊登于上海证券报的《科技是企业成长和价值提升的引擎》,对技术度量相关难点的解决、度量方法和结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该部分重点介绍技术平衡表中知识产权进口对出口的带动作用和协同作用,这是构建技术平衡表的基础和关键。
 
  1.带动作用
 
  作为经济体的技术度量标准,技术平衡表体现了自主专利和引用专利的平衡,对应的是知识产权出口使用费和进口使用费。知识产权进出口额是两者相加的总额,净出口额是出口使用费与进口使用费的差额。如上文所示,技术平衡表中知识产权进出口使用费间的关系不仅反映在净出口额和总额上,更反映在进口使用费对出口使用费的带动或刺激上,即进口使用费每增加一个货币单位对出口使用费的带动作用。利用《科技是企业成长和价值提升的引擎》介绍的两个相关变量间相互影响模型,可以计算出主要科技创新型国家知识产权进口使用费对出口使用费的带动作用,相关统计给出了2010年至2021年相应的结果。
 
  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至2021年,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大科技创新策源地知识产权进口使用费对其出口使用费年均带动作用分别为0.2942、0.2819和0.4136;同期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瑞士的年均带动作用分别为0.5261、0.7597、0.628和0.7132;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年均带动作用分别为0.3947和0.7119。相关数据均为当年进口使用费对出口使用费的带动作用。事实上,该带动作用通常需要几年才能充分发挥。推导当年知识产权进口使用费对几年后出口使用费的递延带动作用已具备公式和结果,较为复杂,本文不再细述。
 
  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进口使用费对出口使用费的带动作用实际上是通过企业实现的。在单个企业层面,知识产权进口使用费和出口使用费对应的是利用其他境内外企业知识产权所支付的使用费和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使用费,据此可推导出企业层面的带动作用。在MBA教育传统的财务分析模式中,该类费用仅体现于资产负债表里的专利收入和支付别人的专利使用费,MTA教育采用技术平衡表的分析方式,能更准确地度量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价值。
 
  2.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或称协同性)即通常语言表达的一加一大于二的部分,超出部分越大,表明协同性越高。自主专利和引用专利不仅是相加产生动能,两者协作常常会超过各自独立产生的效能总和。这些协同性从美国知识产权进出口使用费对美国股市、出口和国内产值的影响中可见一斑。2010年至2014年,美国知识产权进出口使用费对纳斯达克市值的年均带动作用为9.61%,高于同期美国知识产权出口和进口使用费分别的年均带动作用的总和(出口使用费年均带动作用为1.99%,进口使用费年均带动作用为6.45%,总和为8.44%)。又如,2002年至2012年美国知识产权进出口使用费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年均带动作用10.16%,高于同期美国知识产权出口和进口使用费分别的年均带动作用的总和(出口使用费年均带动作用为1.95%,进口使用费年均带动作用为6.28%,总和为8.23%)。
 
  如果技术平衡表中自主专利过低,经济体或企业主要受引用技术主导,经济体的创新主动性就难以发挥。实证结果显示,协同作用通常在科技自主度(知识产权出口使用费占知识产权进出口使用费比重)超过相对自主线(自主度50%为知识产权使用费顺差和逆差的分界点)的经济体或自主技术相对较高的企业中出现,显示出科技自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七、MTA培养目标和教程
 
  MTA教育作为MBA教育在新经济业态不断出现的背景下的升级版本,应着力培养学员具有良好的科技价值观、科技竞争意识、科技生态意识、科技产业意识、科技领导能力、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全面科技管理能力、科技资产创建和利用能力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等。其教程可在MBA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科技度量和定价的理论和方法。《科技是企业成长和价值提升的引擎》介绍了各经济体国际专利权重、各类技术指标体系设立、企业技术引擎度量,各类技术指标对经贸、股市、汇市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前文介绍的技术平衡表相关分析和度量方法均可成为MTA的核心教程。由于科技度量和价值衡量相关领域仍处于前期研发阶段,今后数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将更为丰富,MTA教程也将随之逐渐完善。
 
  八、小结
 
  本文通过英特尔案例和实证结果论述了MBA教育过于重视现金流和资产平衡表的局限性,向技术流和技术平衡表升级转型的MTA教育将是科技时代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对经贸、金融乃至就业和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凸显,相信不久后科技股市值将超过传统股市值。因此,对科技含量和科技价值的精准度量及影响评估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关市场需求将大幅提高,适应相关需求的蓝海——MTA教学和培训也会快速发展。
 
  从我国实际出发,2012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2014年至2022年,我国科技自主度从2.9%提高到了23%。但距相对自主线仍有一定差距,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因此,在我国从MBA教育向MTA教育的升级转变更为迫切。MTA教育的普及一方面有助于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社会各界对科技的重视程度。
 
  面向未来,我国的MTA培养院校宜设立MTA学位,树立“科技引领供需结构升级”的培养理念,将“培养具有自主科技创新精神和国际科技领导能力的组织管理者”作为培养的重要目标开展科技管理教育,帮助MTA学员确立企业全面科技管理思想,及时发现科技管理问题,体系化进行科技管理分析以有效预判全球科技创新动态。为保证科技管理及相关课程的开展,各方要在资金支持、课题立项及有关资源配备方面给予支持,更好地助力以科技管理为核心的MTA教育体系发展壮大。
 
  (张光平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高级顾问、上海银保监局原一级巡视员;郑润祥系中经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董硕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