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话语构建与国家形象塑造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张 彤 杨 微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27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倡议参与国之间不断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各方都在新的平台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意识形态的传播方面,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华文媒体报道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话语建构以及对中国多元化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国家形象 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意识形态的传播方面,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直接参与外,受众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媒体的传播,大众媒介是受众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在新闻报道中往往通过“新闻框架”来影响受众对外界事物的观念和认知。
  在国家“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中,国际话语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全球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于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依托,在新的时代环境与发展需要的背景下,致力于与参与各国建立和加强区域合作。中国积极地发挥本国优势,促进参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多元化国际合作,华文媒体也逐渐注重在此倡议下的话语建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是合作进程中的热点话题。从新闻媒介框架这一概念出发,华文媒体对现阶段的合作成果进行深度报道,中国创新发展、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国家形象有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华文媒体对中国文明大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在新闻报道中,倒金字塔结构是非常典型的句法结构,无论社会事件发生的逻辑顺序如何,新闻报道通常会按照标题、导语、情节、背景和结语这样的顺序排列。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历史依托,“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享誉海内外。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醒目的倡议名称便是句法结构中最有力的新闻策略,“一带一路”名字本身就体现了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推动文化交流和加强文明互鉴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其次,华文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活动进行了大量报道,如2019年5月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不仅致敬中国历史文化,还通过数字技术展现文化产业的新形态,活动吸引了海内外多家机构参与,体现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致敬、融合、交流是此次文博会上的三个主要关键词,华文媒体对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报道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这也是句法结构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尽管“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但是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以及华文媒体在文博会报道中对这些文化主题活动的积极传播,能够更加坚定中国的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文化,塑造和传播了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也能凸显华文媒体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文化交流活动报道的国际话语权。
  华文媒体对中国创新发展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脚本结构指一个事件中的活动和组成部分被建立的稳固顺序,并因此而内化为这一事件的结构化思维呈现。从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领域看,中国在很多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都走在世界前列,如中国高铁的发展。因此,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中国的高铁形象总是被突出报道,以高铁形象代表中国发展,媒体对高铁形象的建构影响着人们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如在2017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高铁分会聚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铁共建共享。借助此次机会,华文媒体对中国高铁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另外,非洲国家肯尼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开展合作,建成了于2017年5月通车的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当年3月在河南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典型项目研讨会上,重点讨论的内容就包括蒙内铁路项目,肯尼亚驻华大使在会上高度赞扬高铁的建设成果以及对肯尼亚国家形象和人民生活改善起到的促进作用。媒体对中国承建蒙内铁路的报道,是使用脚本结构来体现,通过一系列新闻信息,将事件结构化呈现给受众,吸引受众对肯尼亚修建高铁这一事件的关注,肯尼亚国家高层领导对中国技术的赞扬报道向人们传达了一个相同的信息: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优秀代表,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创新之路”合作倡议》由中国科技部与泰国等其他国家的科技创新部门共同发起,是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创新之路”分论坛中,各国专家学者经过学术交流与探讨,形成科技创新合作方面的成果和共识。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参与国政府和各界代表高度认可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倾向于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这不仅是对合作项目的认可,亦是对中国创新发展能力的认可。对此类新闻信息的报道,使得中国创新发展的国家形象得到了有效的塑造与传播。
  华文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主题结构主要指“假设-验证”部分,即新闻报道包含的接近社会科学逻辑实证原则的因果关系。很多新闻报道会通过引用各种事件、消息来源和建议主张等,支持新闻报道中的主题观点。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国内外各界对倡议提出目的和实施进展都有大量的信息需求,也有不可避免的疑问和误解,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来源,对“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与推进过程中各国的经济发展、经贸合作、积极影响等,要进行全面客观的报道和评价,引导舆论朝着理性方向发展,为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展开的多项合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句法结构和主题结构向公众阐述“一带一路”倡议理念。在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报道中,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一直都是华文媒体报道的重要主题。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召开,论坛期间与会各国达成了许多重点合作项目。经过两年的发展,多个项目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18年发布的《“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8)》,对“一带一路”的合作成果以数据的形式进行详细分析和概括总结。华文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对其前景的看好与展望可以看作是主题结构中的“假设”部分,而对各国各领域多个重点项目进展与主要成果的报道,以及对与会人员的直接采访报道则可以看作是主题结构中的“验证”部分。华文媒体通过主题结构的运用,报道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参与各方对中国提出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的赞同和认可。
  通过华文媒体的新闻传播,观众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带一路”是有关国家共同合作的平台。在推进过程中,相关项目的实施成果也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论证支持,华文媒体在相关报道上的国际话语权也在不断壮大。在新闻报道中运用主题结构的方式,使得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有效地塑造与传播了中国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家形象。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是复杂的,这不仅需要各国政府从政策上提供宏观指导,还需要新闻媒体的报道传播。华文媒体的发展实力与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塑造国家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面对各界的信息需求,要及时传播客观公正的观点,努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增进各国的交流理解,探索新的传播策略和传播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打造良好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向世界展现积极全面的中国形象。
  (作者单位:张彤,中国新闻社;杨微,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3).
  [2]李海波.揪出幽灵:新闻文本框架之概念及辨识方法[D].云南大学,2013.
  [3]王秋彬,崔庭赫.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构建的思考[J].公共外交季刊,2015(04) .
  [4]梁怡.海外中国学研究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05-08.
  [5]王晓鹏.蒙内铁路激活东非商业圈[J].小康,2018(11).
 
  《中国报业》杂志(2020年2月下刊)

责任编辑:王红璐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