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创新思维有"融"乃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况晓静 张开琳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5-25    

原标题:创新思维有“融”乃强

“用户”“数据”“精准推送”“算法”“移动优先”是当前媒体的核心关键词。主流媒体取胜之道更多在于“内容”,而新媒体不仅要夯实内容根基,更需要实现运营思维的转变。那么,在网络时代,如何继续挖掘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创新创造出更多既高扬主旋律又贴近时代、贴近用户的作品,充分发挥好党的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

变革是一道必选题

当前,媒体“受众”已转变成“用户”,互联网思维是通过用户需求表达,聚合共同点,找到价值。而许多主流媒体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精英思维,决定了其坚信“精英表达、观点独特、论据充分”就一定能引领读者。

同时,用户获取资讯的时间,由以往的“Prime time”变为“My time”。主流媒体固有“黄金时间”概念,决定其聚焦于形成与观众一起约会的机制,并且在这个“Prime time”,媒体会尽己所能完整表述、深度表达,但由于时间错位、传播效果有限,很难带来流量。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互联网吸引走,他们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有限的”,其互联网的“简约思维”“极致思维”显得尤为突出。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内容,最好第一句就吸引眼球,迅速引发用户的共鸣和认同,让用户产生转发的冲动。甚至于,许多新媒体作品发出后,评论区的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引爆点,用户互动会产生强大的聚合能力,同时产生流量。

此外,大数据的关键在于数据挖掘,有效的数据挖掘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分析预测,海量用户和良好的数据资产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是海量数据的汇集,包括用户数据和内容数据,仅仅是“原创”,只是完成了网络传播内容生产前半场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主流媒体原创内容“叫好不叫座”的原因。只有“原创+聚合”的内容生产模式,才是有效的数据,才能产生数据分析,以精准分发取代千人一面,用不同的内容满足不同的人。

一些传统主流媒体自认为有内容优势,其实不然。每个媒体里有多少大佬级的人物?如果没有,就很难体现内容优势。同时,很多爆款的新媒体产品,往往和主流媒体认为的资源和内容相关性不大。因此,主流媒体要做大自身优势,挖掘市场化媒体不能做的产品,才能使内容“变现”。

平台思维需三道切口

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与用户的连接被更多的连接取代了,传统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必须植根于主流舆论场的强大,在“万物皆媒”的时代,主流媒体应该打造强大的新媒体平台。即使自媒体泥沙俱下,仍有不少值得主流媒体学习借鉴的地方。

要关注用户、搭建专业平台。面对日益增多的“网络生物”,以手机、户外大屏等为呈现介质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肆意生长。没有足够强大的平台,再多的“原创”产品都不能抵达用户的眼球,产品仅仅完成的是生产环节,仅能收获业内寥寥的掌声。因此,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必须“强大”,才能实现“原创”突围,引发评论,“聚合”观点,成为话题。

要博采众长、汲取自媒体的优点。传统媒体人主要是做注意力经济,习惯于(或停滞于)“吸引眼球”。而新媒体时代,媒体应该承担分享、创造职责,把内容推荐到“关联网”中,让用户“用”起来。互联网上,特别强烈的应用受到追捧。比如人民日报社《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点击量11亿+,以简单的主题切入,开放的互动分享,使其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引发了产品井喷,实现了主流声音的强势传递,产生了巨大的流量经济可能。从内容连接到关系连接的转变,未来的价值空间将更多来自于用户,社群经济、平台经济、粉丝经济、共享经济将成为主要的盈利模式,这些都值得主流媒体借鉴。

要传承“血脉”,坚持“内容为王”。“大众麦克风时代”,人人都可发声,传播和接受信息变得空前便捷,但是传播和获得的众多信息,往往是个人体验式的、浅表的、碎片化的。对于受众来说,新闻和信息已从过去的稀缺演变为泛滥、过剩。因此,需要主流媒体发出专业、权威的声音,为用户提供权威的、专业的深度报道,挖掘事件发生背后的原因,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由过去展望到未来,坚持“内容为王”引领用户。在做“大时政”的探索中,“侠客岛”公众号高度关注用户的代际更迭,事实客观化、话语平民化;在行文上充分解决了年轻人关心国事又不喜欢看长篇通稿的痛点……更关键的是,“侠客岛”作为主流媒体的新媒体,传承《人民日报》的优质“血脉”,只做优质的原创内容,坚持“不能只关注流量,更要有梦想”,培养积聚了与媒体匹配的优质用户资源。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