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报道,如何让真相跑赢谣言?

来源:“研究事儿”公众号    作者:王志锋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05    
  疫情防控是对政府管理与治理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媒体引导能力的大考。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要通过更加准确全面、专业权威、客观理性的宣传报道,让真相及时“上路”。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公众期待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然而在当前舆论生态和舆论环境中,各类信息鱼龙混杂,半真半假的消息井喷式蔓延。以往人们说,“当真理还在穿鞋时,流言已经跑遍了世界”。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如果真相迟迟不肯“上路”,谣言必然抢先“出发”。加之对新冠病毒的未知和疫情传播的不明确,最易出现各种流言谣言。这就需要疫情报道,更加准确全面、专业权威、客观理性。
  疫情是谣言滋生的温床,互联网添了把火
  早在1947年,美国的奥尔伯特与波斯特曼在他们一起合作的《谣言的心理学》中就提出了一个有关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度。也就是说,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度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同时也意味着,在重要性与模糊度这两者当中,当有其中一方趋于零的时候,谣言也就不会产生或者消失了。所以遇到重大事件,要想终止谣言的传播,就要及时披露事件的真相。
  然而要获得真相很难,每有大事发生的时候就更难。尤其是像新冠肺炎这种情况,人们对病毒本来就了解不多,模糊度很高。而有些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做法,尤其是缺少信息透明度,更提升了谣言产生的可能性。
  同时在网络传播时代,谣言的传播也变得如虎添翼。尤其现在网络传播的主要平台和渠道是社交媒体,特点是圈层传播、熟人传播,比起互联网早期的“舆论广场”式传播,传受两者之间相互更有信任感,似是而非的谣言更易被接受,不但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负面作用力也更强。
  认真分析起来,互联网时代谣言得以滋生的动机和原因各不相同。一种是恶意制造。谣言制造者往往是事件的利益相关方,趁突发事件人们神经敏感之际,通过制造谣言来攻击他人,或者别有用心、别有图谋,唯恐天下不乱地造谣生事、制造事端。一种是一些无良自媒体或网络营销号为赚取流量,故意制造谣言博取关注,有的甚至采取自己造谣然后自己再辟谣的方式来吸引眼球。
  最不应该发生、但却常常出现的谣言,是媒体报道不客观或不准确,引起社会公众的疑惑和误解,无意中引起谣言的传播和社会的恐慌。
  媒体本应是谣言粉碎机,不够专业的报道反而添了乱
  报道事实、探究真相,本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但如果报道不客观、不准确、不专业,反而会成为谣言的生产或传播者。2003年的“板蓝根抢购事件”,2011年“碘化钾能够防治核辐射”,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新闻误导。
  新闻媒体没有经过专业核实就刊发相关报道,加剧了民众恐慌情绪,引发社会抢购风潮。这类不实报道的危害,不但没有起到正向的作用,反而会产生许多“次生灾害”。
  不专业的报道滋生谣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人云亦云型,对单一信源不加核实不做深究。新闻媒体作为连接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深入探究事实真相,准确解读和传播疫情相关的关键信息,不能人云亦云,简单重复单一信源的信息。比如这次疫情报道中广受质疑的“双黄连口服液”事件,新闻媒体对“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没有进行深入采访、多信源核实,就简单地将这样的初步结论和初步实验结果草草公布于众,造成科研机构误导媒体、媒体误导舆论、舆论误导公众的情况,造成社会公众的误判,出现双黄连抢购潮,甚至出现为抢购双黄连扎堆聚集而不幸染病的悲剧。
  断章取义型,对专家观点片面理解,甚至做不当解读。新闻真实是全面的真实,而不是只言片语的真实。新闻报道要把专家的话全面理解加以报道,如果仅仅是断章取义,就会造成公众理解上的片面性,从而滋生各种不实传闻,形成谣言。比如,有专家在一次通气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但未必发源于中国。”有些媒体就以此推断“新冠病毒源自境外”并予以报道,一些不明真相的公号和自媒体进行大量转发吸引眼球。再如,疫情发生后一篇题为《吸烟者感染新冠病毒率远低于非烟民?钟南山首篇论文出炉》的微信文章在朋友圈流传。实际上,这同样是对专家论文观点进行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而形成的谣言,根本经不起推敲和考证。
  避重就轻型,对重大关切缺乏针对性回应。重大社会公共事件发生后,公众期待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特别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信息。如果媒体对社会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不能及时回应,对重要关切点缺乏针对性的回答,就会引发社会公众种种猜疑、猜测,从而催生各种谣言的增长。此次疫情爆发后,是否“有医护人员感染”,是否“人传人”,都是社会公众最希望知道的关注点。1月20日之前媒体报道的确诊人数中,事实上当时已有医护人员受到感染,但报道中并没有特别指出来。如此重要的关键信息,直至1月20日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引发网络舆论各种猜疑,滋生各种谣言大肆传播。
  原文照搬型,对口径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不做调查分析。媒体采集的信息源往往并不统一,在此情况下,媒体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让公众理解不一致的问题根源所在。媒体进行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道时,尤其需要注重这一点。否则会在舆论场上放大混乱局面,致使各种流言蜚语在网络上流传。例如,1月26日,湖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湖北省领导与武汉市领导有关防护服是否紧缺的说法不一。防护服到底是充足还是紧张?自然会在公众层面引发疑问。尽管这种口径不一,本身不是新闻媒体的问题和责任,但作为新闻媒体,一是有必要说明他们涉及的是不同范围,自然会有不同说法,二是有必要通过深入调查和进一步核实,尽可能厘清事实,而不是简单地原文照搬,任由舆论场舆情发酵。
  以讹传讹型,缺乏专业素养,报道不够科学专业。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存在巨大的未知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如果记者缺乏专业素养和基本的医学常识,自以为如实报道,却会因为不够科学专业而变成以讹传讹。比如,有媒体报道,河南信阳出现两例30多天才被确诊的超常规病例,《密切接触30多天才确诊!两例超常规病例出现》,被网友误以为“潜伏期可长达30多天”,甚至有地方政府要求,在家隔离14天的要再加7天。实际上这两例病例早已发病并隔离治疗,只是因经过3次核酸检测才确诊,所以拉长了最终确诊的时间,而非感染潜伏期30多天才发病。
  准确专业理性的报道,助力真相跑赢谣言
  防控疫情,主角是政府部门和业内专家,但新闻媒体的角色同样重要。要及时、准确、专业地发布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群众关切,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科学防控,通过准确专业理性的报道,减少流言谣言的滋生,助力真相跑赢谣言。
  一是疫情报道要全面准确。全面充分地提供信息是第一要务。疫情期间人们心理恐慌,最需要准确、全面、充分的信息。互联网传播即时、海量的特征,虽然有可能让谣言传播更广更快,但也为媒体及时、全面、准确提供疫情信息提供了可能。新媒体平台通过大数据监测,信息整合,可视化呈现,多元分发等,可以全面、准确、即时播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阻击谣言的传播。尤其是互联网的无限容量和链接、搜索功能,可以供新媒体专门开设辟谣平台,针对各种片面、不实报道,随时集纳辟谣信息,满足公众查核真相的需求。比如,凤凰新闻客户端自1月23日起开始生成辟谣日报,以图片形式整理每日常见谣言。丁香医生、阿里健康、腾讯“较真”等都开设了辟谣专区。今后有必要由权威机构整合不同平台,统一入口,让公众更容易得到及时、准确、权威的疫情信息包括辟谣信息。
  二是疫情报道要专业权威。这种专业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疫情报道中,记者要有一定的医学和医疗卫生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专业信息能做出一些基本的专业判断,这样才不容易被误导,或者在与专家采访沟通中不会产生误会误解和误报,对专家观点进行分析解读时才能说得清楚说得明白,不会误导受众。二是要有扎实的新闻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能够专业准确地呈现新闻事实,比如在重大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多方求证,不能只依赖一个信源,如果各方面专家或专业机构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也要在报道中实事求是地表述,不造成误读。
  三是疫情报道要客观理性。疫情报道应本着严肃严谨、客观理性的态度,不能在有损客观理性的前提下,过分追求感染力渲染力。否则正面报道有可能造成负面效应。比如过分夸张地报道先进典型的事迹,如果把握不好度,也有可能引发人们的抵触和反感情绪,损害媒体公信力,给所谓“追求真相”的谣言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空间。又比如不要为了表现崇高,而夸大遇到的困难和艰难场景,甚至渲染恐怖气氛,造成人们的心理恐慌和担忧,间接地给谣言帮了忙。因此,在重大危机事件报道中,不要刻意制造“煽情新闻”,更不能为了追求“戏剧性效果”而使灾难叙事缺乏真实、客观、理性。
  疫情防控是对政府管理与治理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媒体引导能力的大考。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要通过更加准确全面、专业权威、客观理性的宣传报道,经受住考验,在真相与谣言的比赛中,助力真相跑赢谣言,助力打赢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作者:王志锋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煮酒话媒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红璐 审核: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