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综合 • 正文

70年间我国邮政业务总量增长7700多倍

中国成为世界邮政业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70年间我国邮政业务总量增长7700多倍 中国成为世界邮政业的动力源和稳定器(权威发布)

  从1949年的1.6亿元,到2018年底的12345亿元,70年间我国邮政业务总量增长了7700多倍。国新办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介绍中国邮政业70年改革发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有望突破600亿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邮政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军胜说。
  70年来,邮政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1949年我国邮政业务总量仅1.6亿元,到去年年底,全国邮政业务总量达12345亿元,增长了7700多倍;快递业务规模连创新高,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3万件提升到去年的507亿件,今年有望突破600亿件,30年年均增速高达41.5%。“我国包裹快递量已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成长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成为世界邮政业的动力源和稳定器。”马军胜说。
  70年来,邮政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2018年,全国邮路和快递服务网路单程长度达到3944.8万公里,是1949年的56倍,拥有各类营业网点27.5万处、货运航空公司3家,运营全货机115架,邮政、快递服务汽车32.2万辆,基本形成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综合利用,连接城乡、覆盖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邮政和快递服务网络。
  此外,70年来,邮政业发展质效显著优化,邮政业服务民生能力持续增强,邮政业国际交流合作深入推进。
  实施“两进一出”工程破解行业短板问题
  我国邮政业的问题和短板犹存,主要体现为“五个不平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平衡。马军胜指出,虽然今年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有望突破600亿件,但国际包裹只有20亿件左右的规模;业务收入有望达到9500亿元,国际业务仅有700亿元左右。服务消费和服务生产不平衡。从服务对象看,我国快递业以服务消费为主,80%的快递业务量服务于电商,只有20%是商务性、政务性的。反观国外成熟市场,服务生产占比较大,达1/3左右。邮政业还存在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不平衡、企业总部和基层网点不平衡、行业发展和治理体系能力不平衡三个方面的问题。
  “这5个问题成了制约我们当前行业发展的五大障碍。”马军胜说,接下来,国家邮政局将重点加快推进“两进一出”工程,使之成为克服五大障碍的抓手。
  “两进一出”工程,即:促“进厂”,推进邮政快递企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把邮政快递网变成现代制造业的“移动仓”和“移动工厂”;促“进村”,通过邮快合作、快快合作、交邮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动快递企业末端下沉到农村;促“出海”,通过造船出海、抱团出海、借船出海,加快推动邮政快递企业“走出去”。
  据介绍,2014年以来,邮政行业逐村破解直接通邮难题,推动实施“快递下乡”工程,不断完善快递服务网络。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建制村基本实现直接通邮,全国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超过95%,基本能够满足6亿农村人口的快递服务需求。
  推进邮政业绿色化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邮政局提出“9571”工程,推进行业绿色化发展。“9”即全行业电子面单使用率超过90%;“5”即50%的电商包裹取消二次包装;“7”即环保中转袋使用比例超过70%;“1”为在全国快递网点新设1万个回收箱。马军胜介绍,经过8个月努力,目前电子面单使用率达96%、新设回收箱数量达1.2万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45%的电商包裹取消二次包装,还差5个百分点。“比较难的是‘7’,环保中转袋使用率仅达到44%,还有26个百分点,最后一个季度还要下更大力气,争取完成目标任务。”
  国家邮政局还将大力推进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加大对企业绿色化发展的约束。同时,从技术角度出发提出相关规范性指引,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标准化建设。
  要让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牢,除了推进行业实现绿色发展,服务质量也得稳步提升。马军胜表示,近几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每年跨上一个百亿台阶,但在快递员并未同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快递服务的时效和质量依然保持增长,这得益于科技应用对行业生产力的解放,给行业发展注入的全新活力以及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的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