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E打电入围2025中国充换电行业三大奖项:以移动充电重塑绿色出行新体验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信阳新闻网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品牌评选”(简称“金砖奖”)中,随充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旗下品牌“E打电”凭借其创新的商业模式、优秀的服务能力及行业影响力,成功入围“2025充换电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2025充换电行业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品牌”以及“充换电行业十大创新人物”三项重量级榜单,成为本届评选活动中备受瞩目的行业企业。

  创新突破:移动充电技术破解行业痛点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充电桩布局固定、高峰期排队、偏远场景覆盖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的革新者,E打电以“让天下车主充电不再等待”为核心理念,开创了“一键呼叫、上门超充”的智能化充电服务生态。通过自主研发的“里元霸移动充电桩”技术,E打电实现了充电设备的移动化与场景化应用,车主仅需通过小程序/APP下单,充电车即可依托北斗精准定位技术,15分钟内抵达指定地点,提供高效补电服务。让充电像“点外卖”一样高效和便捷。
 
  在服务场景覆盖上,E打电构建了“应急救援+日常补电”的双轨体系:
 
  应急救援:覆盖高速服务区、物流园区、景区停车场等长途场景,为突发缺电车辆提供快速救援;
 
  日常充电:深入社区、写字楼与商圈,打造“3公里15分钟响应圈”,满足车主灵活补电需求,告别“找桩难、排队久”的焦虑。

  行业认可:权威评选彰显品牌价值
 
  此奖项是由中国充电桩网、充换电百人会、光储充换产业联盟联合发起,通过线上投票、线下走访及专家综合评审等多维度考核,评选出充换电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投资价值的企业。本届活动吸引了包括充换电生产商、运营商、科研机构及能源企业在内的数百家单位参与,评审团由数十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确保了评选的公正性与专业性。
 
  E打电上门超充的脱颖而出,不仅得益于其技术创新的硬实力,更因其商业模式的社会价值获得高度评价。通过移动充电车替代传统固定充电桩,E打电大幅降低了充电设施建设成本与资源浪费,同时缓解了城市电力扩容压力,为绿色出行与“双碳”目标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

  社会责任:推动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
 
  E打电上门超充创始人杨帅林表示:“E打电的目标不仅是解决车主的充电焦虑,更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能源结构的优化。”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创业导师与高校客座教授,杨帅林带领团队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基因,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与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充电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保回收,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

 

  未来展望:深耕服务网络,引领行业变革
 
  随充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表示,未来将加速布局全国服务网络,计划在2025年内将覆盖城市扩展至200个,并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社区的合作,进一步渗透公共交通、营运车辆等高频用电场景。同时,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探索光储充一体化、车网互动(V2G)等前沿技术,推动充电服务向智能化、低碳化升级。
 
  结语
 
  在新能源汽车普及与能源转型的双重浪潮下,E打电上门超充以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为核心,重新定义了充电服务的边界。此次入围“金砖奖”三项大奖,不仅是对E打电行业贡献的肯定,更预示着移动充电模式将成为未来充换电生态的重要一环。随着服务网络的扩展与技术的迭代,E打电有望推动中国新能源出行迈向更高效、更绿色的新纪元。

  关于E打电
 
  E打电是随充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致力于通过移动充电技术与智能化平台,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便捷、安全的上门充电服务。目前服务已覆盖全国100+城市,累计用户超百万,成为新能源汽车补电领域的优秀企业。
 
(广告)

责任编辑:夏天 审核:张珺洁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