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摄影 • 正文

征集丨“丝路之光”金华全国摄影展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网

中欧班列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首发 姜祝春 摄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亦是抗战英烈、战地摄影记者雷烨牺牲82周年。雷烨是国家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中唯一的摄影记者,金华金东区后项村人。
 
  2025年正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2周年,这一跨越山海的发展蓝图历经十余载深耕,已从初期的战略构想迈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作为雷烨的故乡,金华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南翼,是连接华东与内陆地区的重要通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独特的交通枢纽地位。截至2024年底,班列全年开行量达2619列,发运标箱21.4万个,同比分别增长10%和9.9%,运输网络密度与效率稳居全国前列。年发运能力将达1万列的华东国际联运港拔地而起,更见证着长三角与欧亚大陆“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传奇。2024年金华外贸出口额7719.2亿元,占浙江全省19.8%,创历史新高。值此关键节点,以影像为载体重溯丝路辉煌恰逢其时——从奔驰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到点亮非洲家庭的“万村通”卫星电视;从让天堑变通途的佩列沙茨大桥,到守护中亚粮仓的节水灌溉工程;从柬埔寨孩童学写汉字的纯真笑靥,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的万吨巨轮……每一个镜头都是文明交融的生动注脚。

义乌交通枢纽 吴献华 摄
 
  “丝路之光”金华全国摄影展(以下简称“金华全国摄影展”)将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成果,既展现蒙内铁路钢轨延伸的工业美学,也捕捉中医药诊疗中心里中外医患紧握的双手;既记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东盟农业的精准应用,也定格敦煌数字供养人在元宇宙空间的文化重生,构建起跨越地理界限的视觉共同体。热忱欢迎广大摄影人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报社
 
  协办单位: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承办单位:金华市摄影家协会官方网站:诠摄汇网(dz.cppfoto.com)
 
  战略合作媒体:中国文艺网、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影像中国网、中国网、中新社图片网、中国报业网、未来网、光明视听中国摄影报
 
  自媒体:中国摄影报微信公众号、中国摄影报活动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新浪微博、头条号
 
  征集推广平台:千途App、手机影像App

城市绿肺 孙亦生 摄
 
  征集时间:

  2025年6月至2026年3月31日(投稿须在此期间送达,建议不要在最后一天投稿)。
 
  征集内容分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摄影作品征集。
 
  一带一路方面: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的多维实践,以开放性视角征集反映以下维度的影像作品:
 
  1.发展动脉聚焦跨区域互联互通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跨国交通、能源、数字基础设施的共建场景、中国技术标准与当地需求的创造性融合实践、现代化物流体系与供应链网络的全球化链接。
 
  2.经济共生记录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协同创新,涵盖跨境贸易与产业合作的创新实践、产能合作与价值链升级的典型样本、数字经济赋能传统行业的转型故事。
 
  3.文明交响呈现多元文明交融的生动图景,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传承的当代实践、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跨国协作、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交往故事。
 
  4.命运交织捕捉倡议惠及民生的温暖瞬间,展现跨国项目对当地民众生活的积极改变、建设者与当地社区的深度互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实践与生态保护探索。

大山深处幸福路 林明泉 摄
 
  金华方面:

  聚焦金华这片仙山婺水好地方,用摄影的视觉语言展现:
 
  1.金华的科技创新驱动力捕捉浙中实验室、浙江光电子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平台的科技魅力,展现“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合作的生动场景。
 
  2.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蓬勃发展镜头对准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十条重点产业链,展现金华产业的强劲动力与转型升级。
 
  3.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记录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建武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进程,展示综合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和枢纽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以及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
 
  4.城市品质的提升定格金华宜游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展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丰富的文化供给,以及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
 
  5.共同富裕的新风貌通过镜头展现金华人民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录乡村振兴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美丽金华的生态环境,共同绘制一幅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

光电产业全球引才引领科技创新 姜祝春 摄
 
  入展作品荣誉设置及稿酬入展摄影作品80幅/组,稿酬各人民币1000元。入展作品均颁发荣誉证书,并可按中国摄影家协会之规定累计入会申请积分。入展作品稿酬由主办方向入展投稿者给付,并从其中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征稿细则:
 
  1.广大摄影人均可投稿。
 
  2.作品创作时间不限,鼓励近期创作的作品,单幅、组照不限,组照每组限4-8幅。
 
  3.金华题材作品必须取材于金华市行政区划内,并指明具体拍摄地点。对于拍摄地域存疑的作品,投稿者应与主办方委托的律师共赴拍摄地,经勘察确定作品在指定地域范围内拍摄的,有关律师费、差旅费等由主办方承担;经勘察无法确定作品在指定地域范围内拍摄的,有关律师费、差旅费等由投稿者承担;投稿者未配合勘察的,其资格将予直接取消。
 
  4.主办单位将在评选结束后统一调取拟入展作品的大尺寸数字文件(JPG最高格式压缩文件建议不低于5MB,须含有完整的exif数据)。请接到主办方通知的投稿者务必将大尺寸数字文件(胶片拍摄的请扫描底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办单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资格。
 
  5.该展实行评选结果公示制度,评选出的拟入展作品将在该展官方网站——诠摄汇网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并在此期间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满后,中国摄影报、诠摄汇网将刊登入展作品精选,诠摄汇网将公布入展名单。
 
  6.对于入展作品,主承办单位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汇编等方式,在与本展览相关用途中使用入展作品,并不再支付报酬。

金华山下金华城 邓延萍 摄
 
  7.禁止该展的评委及其近亲属投稿,一经发现随时取消一切资格。
 
  8.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组成部分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9.对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入展资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情形。
 
  10.不符合本征稿启事规定的,不能参选;已入展的,将予取消资格;主办单位有权收回作品稿酬、荣誉证书等,并可在媒体上通报。
 
  11.该展不收参加费,不退稿,且不退存储介质。投稿作品在邮寄、发送过程中损毁、灭失或迟到、未到的,相关损失及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12.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凡投稿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新质生产力(组照之一)杨蔚青 摄
 
  作品评选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审。
 
  投稿方式
 
  1.网络投稿:官方网站:作者可在诠摄汇网“参展”专区(dz.cppfoto.com)“金华全国摄影展”中注册,并按要求填写真实个人信息后上传作品。主办单位保证不公开或泄露投稿个人非公开信息。投稿作品为JPG格式,图片统一处理为长边1000-1500像素,文件大小控制在500KB-1MB以内。推广征集平台:投稿者亦可在手机影像App、千途App中注册并参与投稿。
 
  2.光盘、U盘投稿:投稿作品以光盘(CD-R或DVD-R)、U盘存储形式邮寄至: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48号中国摄影报社活动项目部“金华全国摄影展”办公室收(100007)投稿热线:010-65251661。光盘、U盘包装盒上注明该展名称,每幅作品文件名处注明作品标题,同时提供作者资料及投稿作品表(word文档)。投稿作品为JPG格式,图片统一处理为长边1000-1500像素,文件大小控制在500KB-1MB以内。无相关资料的投稿作品,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评资格。
 
  3.网络及光盘、U盘投稿不得重复。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