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朗诵指导》助力语言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新时代美育师资建设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网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充分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积极响应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北京德智体美劳教育科技中心联合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COSE职业技能平台,正式推出《朗诵指导》高级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并颁发国家级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该课程旨在通过专业化、标准化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及语言艺术从业者的朗诵教学能力,为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社区美育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以声育人:朗诵艺术的时代价值
 
  朗诵作为中华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正焕发新的生命力:语文教师凭借声情并茂的范读激活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中脱颖而出;街道社区艺术爱好者通过朗诵凝聚起文化认同;家长将朗诵融入到亲子阅读中,成为孩子的优秀榜样……《朗诵指导》课程的推出,正是为了回应社会对语言艺术教育的迫切需求,通过系统化培训,让更多从业者具备“专业示范+科学指导”的双重能力。

IMG_202507195_191547524.png

  课程亮点: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课程由刘纪宏、任亚明、董丽娜、晨峰等10位专业导师联合研发,涵盖四大核心模块:
 
  1.朗诵理论与文化传承
 
  溯源朗诵艺术从先秦至今的发展脉络,解析古诗、现代诗、散文等体裁的朗诵密码,培养学员从“选稿-呈现-指导”的全流程教学思维。
 
  2.科学发声与情感表达
 
  通过胸腹联合呼吸法、普通话发音矫正及情感层次训练,解决气短、声音单薄等常见问题,让语言更具感染力。
 
  3.技巧提升与个性化指导
 
  聚焦停连、重音等语言技巧,结合肢体表达与眼神互动,并针对不同学员特点设计“因材施教”方案。
 
  4.多元场景实战应用
 
  覆盖古典诗词、红色经典、节庆作品等15类场景,强化从舞台演绎到教学转化的实操能力。
 
  权威认证: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学员完成课程并通过考核后,将获得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颁发的《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该证书可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进行资质核验,为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学校课后服务师资及语言艺术从业者提供专业能力背书,助力行业合规化、高质量发展。

IMG_202507195_191549507.jpeg

  践行立德树人,赋能美育未来
 
  《朗诵指导》高级系列课程的推出,正是响应美育政策、规范课后服务、提升教师专业度的关键一步。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朗诵课程体系,旨在优化当前师资在朗诵领域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教师通过本系列课程的规范化学习后,可直接应用于教学中,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力,补齐常规课堂中语言素养培养的短板,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数据来源:北京德智体美劳教育科技中心)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