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周口网
2025年7月25日,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B区)正式开园,这是海淀区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区域在完善“研发-转化-生产”全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百余位政企代表、行业专家及媒体出席开园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政企协同聚力,共话产业新篇
活动伊始,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产业促进三处副处长魏飞对园区开园表示祝贺。他指出,海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凭借顶尖科研资源与深厚创新底蕴,医药健康产业潜力巨大。B区的落成,不仅重塑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产业版图,更直击海淀医药健康产业“研发超前、生产外溢”的痛点,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核心载体,显著提升产业集聚度、创新力与竞争力。
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志伟在讲话中表示,B区是海淀北部96万㎡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的关键一环,将与已经成熟运营的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A区)、海星医药健康创新园C区及正在建设的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联动,覆盖从研发孵化到规模化生产的全产业链条,这一布局初步实现了“专业化、集群化”的规划初心,形成从创新策源到产业转化的战略升级。未来,海国投集团将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强化全周期服务、扩大集群效应,助力海淀打造“国际一流医工交叉产业创新示范区”。
作为首批入驻的企业代表,泽诺维(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良兵表示,公司专注于高端医疗器械的CDMO及注册咨询服务,与园区聚焦创新药械的定位高度契合。园区现代化的研发生产空间、完善的产业链配套、精准的政策扶持和“管家式”服务令人印象深刻,期待在这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发展平台,与各方携手共促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
园区解码:从空间载体到生态引擎
精准定位,聚焦前沿领域
园区聚焦生物医药高端研发与智能制造,以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等前沿领域为核心发展方向,依托海淀区科研资源与人才集聚优势,重点构建覆盖研发办公、中试验证、CDMO/CMO服务、智能化生产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致力于成为引领生物医药“智造”变革的核心引擎。
优质空间,满足定制需求
园区占地面积约3.34万㎡,总建筑面积5.96万㎡,由5栋生产厂房及1栋服务配套楼构成。5栋中试厂房以“灵活适配”为核心设计,3栋双拼、2栋独栋的布局可按需定制空间,满足生物医药企业中试研发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园区以M4工业用地属性为基础,厂房最大层高6米,最大承重1000kg/㎡,可满足入驻企业对GMP洁净车间、特殊实验室等场地的个性化、高标准装修改造需求,为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从中试到产业化落地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载体支撑。
活力生态,打造发展沃土
园区景观秉承“绿色生态,活力共享”的造园理念,以生物医药为背景,以生命之树为线索,构筑“一心、两轴、三景、五庭”的立体生态画卷,成为海淀北部绿意盎然的生态明珠。“中央会客厅”为企业提供共享社交平台,“阳光草坪”“四季庭院”“健身步道”为员工营造活力工作生活图景。此外,在服务体系方面,园区运营方北京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深度链接周边科研院所与企业园区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高效流动与精准对接。同时,打造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定期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整合专业资源,为企业解决从研发到量产全过程的问题,积极构建开放活跃的创新生态。
据了解,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B区)现已吸引众多头部企业与顶尖人才的关注与青睐。未来,随着这些优质资源的不断汇聚,园区将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驱动创新突破与成果转化,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海淀力量”!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