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药食同源”主题碰创会,共探产业新机遇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周口网

  为抢抓“药食同源”产业万亿发展机遇,推动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升级,8月20日,“科创导师进园区——新津经开区专场暨‘药食同源’主题碰创会”在天府智能科技产业孵化器蓉漂茶馆举办。本次活动由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四川成都新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都市新津区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天府智能科技产业孵化器、新津城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总会支持。

  在活动现场,来自峰尚资本、濛江投资、四川高福记、省食协、省食研院、成都中医大、省农科院、市食检院等机构、平台的科创导师和产业专家,围绕“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转化、合规准入与市场化策略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资源对接,分享前沿实践与创新思考。

  在谈到“药食同源”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上,烽尚资本副总裁喜饶卓玛从投资视角指出,在消费创业领域中,创业者选择溢价空间高、能留较大安全垫的品类作为先发产品很重要。但创业者市场端洞察不足,建议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结合区域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

  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冉淋源分享补充道,市场上表现优异的特色食品普遍具备用户交易成本低、易于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契合消费热点、技术迭代需求强烈以及赛道容量充足等特点。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楠在产品创意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可将休闲食品与中药材相结合,开发既美味又具健康功能的创新产品,还可探索儿童药妆、安睡药枕等跨界品类。她指出,“药食同源”产品必须确保有效性和科学性,切实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益生菌研发及产业化20余年,总经理景晓青从企业发展角度坦言道,功能性食品研发面临高门槛、长周期和高成本等挑战,并向医院和相关科研院所发出合作邀请,希望共同解决产品转化过程中的临床验证等问题。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技术服务部张怡就“药食同源”产品的法规与合规路径进行解读,包括新食品原料申报、保健食品注册、普通食品备案等不同类别的管理要求,提醒企业注意宣传合规性与安全性评价。

  此外,来自西藏孵化器的企业代表介绍了高原生物资源的开发优势与当前面临的挑战,希望与川内企业携手,推动青稞、藏药等特色资源通过食品化和快消品化路径走向更广阔市场的意愿。

  会前,科创导师与专家代表一行参观了新津健康食品科技创新中心,详细了解了新津在健康食品产业的规划布局、发展现状、链主企业集聚以及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与会专家认为,新津将“药食同源”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高度看好。
 
  本次“碰创会”不仅是一场思想交锋,更是一次务实合作的起点。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药食同源”领域的发展动态与核心需求,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推动“药食同源”产业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成都大健康产业生态注入持续动能。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