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广角+远焦双镜头 EMEET壹秘全新发布C60E 4K双目直播摄像头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半岛网

  一、为什么双目摄像头成为2025年直播新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市场营收规模达2126亿元,整体规模稳定增长;截至2025年5月,我国网络表演经纪机构数量2.9万家,较24年增加约2200家。面对传统摄像头在直播中存在的对焦慢、视角单一、无法兼顾全景与特写等痛点,双目摄像头技术凭借其双镜头协同能力,正成为2025年专业直播新趋势。
 
  作为AI影像领域的创新引领者,EMEET壹秘依托深厚的音视频技术积累,前瞻性布局双目摄像头赛道,现已形成覆盖不同需求层次的完整产品矩阵:包括全新EMEET C60E 4K双目、EMEET Piko系列及EMEET PIXY,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智能、专业的全方位影像解决方案。
 
  二、EMEET壹秘三款4K双目摄像头评测对比
 
  1、EMEET超清摄像头C60E 4K双目
 
  2025年9月新推出的C60E 4K双目摄像头,是EMEET壹秘双目产品矩阵的最新成员,以399元的亲民价格提供了专业级的拍摄体验。
 
  这款新品创新性地采用广角+远焦双镜头设计,两个镜头均达到800万像素,支持4K@30fps超高清画质。广角镜头拥有73°视场角,适合展示整体环境;远焦镜头提供45°视场角,专注于特写拍摄,完美满足直播中多景别的切换需求。
 
  C60E 4K双目的核心优势包括支持11倍变焦,可通过配套的22键多功能遥控器或壹秘软件直观调节,一键即可切换广角与远焦视角。其疾速对焦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并对焦主体,同时支持一键锁焦功能,确保画面始终保持清晰稳定。结合2米USB线长和双麦克风拾音系统,这款新品成为小型直播、网课教学等多场景创作的理想选择。

  2、EMEET PIXY AI智能云台摄像头
 
  2025年5月推出的EMEET PIXY 4K超清双目AI智能云台摄像头,采用1/2.55‘’索尼传感器,支持4K@30fps超高清画质,并配备专业双目自动对焦技术BlinkFocus,通过1200万对焦像素能够实现最快0.2s自动对焦,对焦速度较一般摄像头提升高达300%。
 
  其独特的AI智能追踪功能可通过手势控制,让用户时刻保持在画面中心。搭配专属软件壹秘智影以及接入的多种AI大模型算法,能够一键生成内容剧本、拍摄分镜等,同时还支持多机位预设、桌面模式、白板模式、视频录制等专业功能,真正实现了“一人即是一个工作室”的创作理念。
 
  EMEET PIXY的设计卓越性获得了业界广泛认可,包揽了2025年美国缪斯设计大奖金奖、台湾金点设计奖及2025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银奖三项大奖,彰显了产品在设计美学与功能创新上的双重实力。

  3、EMEET Piko系列AI直播摄像头
 
  2025年3月推出的EMEET Piko系列以其可爱设计与亲民价格迅速赢得市场青睐。该系列包括EMEET Piko和EMEET Piko+两款产品,支持最高4K@30fps的视频拍摄,满足了初级创作者对画质的基本要求。
 
  Piko系列的突出特点是其极速对焦能力,能轻松应对直播带货等需要快速展示物品的场景。其轻巧的机身(仅约40克)和便携设计,让创作者随时随地都能开启高质量直播。
 
  该系列的卓越设计已获得业界认可,荣获2025年美国缪斯设计大奖金奖和2025年美国IDEA设计大奖,体现了其在产品设计上的独特魅力。

  三、如何选择直播摄像头?EMEET壹秘4K双目摄像头推荐
 
  针对不同需求的创作者,我们提供以下选购建议:

  四、EMEET壹秘:用AI驱动影像生产力创新
 
  EMEET壹秘通过C60E 4K双目、Piko系列和PIXY三款产品,构建了完善的双目摄像头产品矩阵。这一战略深度契合了当下内容创作大众化的趋势——让专业级影像工具从少数人的特权,转变为每个创作者触手可及的日常工具,完美践行了品牌“技术普惠”的核心理念。
 
  随着AI技术的持续演进,双目摄像头的应用场景将加速拓展。EMEET壹秘将继续深耕AI影像创新领域,致力于打造覆盖“编、拍、剪、修、发”全流程的AI影像生产力工具,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专业的全方位创作体验。
 
(广告)

责任编辑:夏天 审核:张珺洁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