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同构铸商魂

——中国家族商会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来源:中国改革发展报社    作者:王也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29    
  穿越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始终生生不息,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无数奋斗者中,一大批带着家族使命、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企业家,勇敢担当,砥砺前行,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书写下企业家精神的华彩篇章。
 
  精神照亮前路,梦想铸就辉煌。从天南地北汇聚到一起的吉林商海王家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商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信念。
 

图为吉林省王家人商委会会长王中明
 
  在华夏万千姓氏中,王氏一脉源远流长。自姬晋肇始,历经数千年沧桑而不绝,跨越无数朝代更迭而愈盛。王氏家风的千年传承,更是成为后世典范。琅琊王氏家训传承七百年,家族中涌现36位皇后、92位宰相及600多位文人名士,被誉为“中古第一豪族”;太原王氏强调“德行与耕读结合”,与琅琊王氏“言行可模,德义可尊”的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王氏家风的核心。魏晋时期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入选“二十四孝”,成为德行教育的经典案例。
 
  家风,是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荣光,是激励后辈的力量源泉。
 
  在新时代商海大潮中,吉林王氏商脉蓬勃兴起。在吉林省王家人商委会的凝聚与感召下,王氏企业家们以勇敢担当的精神、超凡的商业智慧,诠释着“立身行道,扬名后世”的文化信念。
 
  血脉相连温暖家  互助共赢传佳话
 
  在吉林商界,有这样一个特别温暖、凝聚力特别强的商会组织——它以“王”为纽带,以“家”为内核,将散落各处的王姓企业家凝聚成一股坚实力量!它用“血脉”凝聚人心,用“信任”打破壁垒,用“合作”创造机遇,用“共赢”书写传奇。
 
  这就是吉林省服务业协会王家人商业委员会!
 

图为活动现场
 
  引领这个“商业大家庭”破浪前行的领航者,正是长春市佰优集团创始人、商会会长王中明。从帮扶孤儿的温情善举,到搭建企业互助平台的责任担当,从承办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的行业影响,到规划王氏宗祠文化基地的长远布局,王中明与他带领的商委会,正以独特的“家人式”发展模式,在吉林这片充满希望的商业沃土上,镌刻下属于王氏家族的新时代荣光。
 
  初见王中明,他“多重身份”让人震惊,但被他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王家人的热情更让人感动。长春市佰优集团创始人、吉林省服务业协会创始会长、吉林省服务业协会王家人商业委员会会长、吉林省家具协会执行会长、吉林省吉商商会副会长、长春市九台区人大代表、长春市民建委员、九台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长春市九台区工商联副主席、中国企航亿能高校校长……这么多的身份,但他更看重的,是那个从小学六年级起便守护孤儿王守启的“王叔叔”。十年如一日,他承担着王守启的学费、餐费,送去书本与生活用品,在孩子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孩子大学毕业,他又助力规划人生方向,协助其顺利入伍。如今,王守启在部队续签服役、贡献力量……这份跨越血缘的“父子情”,恰是王中明“以善为基”人生信条的生动注脚。
 
  这份“温情”与“责任”,也自然而然地延续到了商委会的治理中。当吉林的王姓企业家还在各自为战、面临困境无处求援时,王中明敏锐地察觉到“抱团”的重要性。
 

图为活动现场
 
  商委会是大家的,更是为大家服务的。首先一点,那就是必须要帮会员“搭梯子、解难题”。比如针对大家缺管理、缺技术的问题搞培训;会员要是遇到办事卡壳的情况,也得帮着对接协调。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王中明在集思广益之下,给行业“定规矩、护生态”。牵头订下自律公约,管管恶意压价、不讲诚信这些糟心事,让商委会中的每一个家人都能合规经营、健康成长。当然,作为商委会的牵头人,会员间有矛盾了,那就出面调解,让兄弟姐妹们和谐共进。
 
  谈到王家人商委会成立的初衷,王中明会长颇有感慨。他说,就是想把咱吉林的王姓企业家都拢到一块儿,抱团取暖、互帮互助。以前大家都是各干各的,遇到困难也没个商量的地儿。“所以我们就想着搭建这么一个平台,让王家人在商海里能相互扶持,整合资源,一起把生意做大做强。”
 

图为活动现场
 
  为了践行“服务会员、促进发展”的使命,商委会一直都在实实在在地干事儿,每年年初,商委会都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系统制定商委会年度总体工作计划及月度细化安排,核心目标就是抓实抓细会员服务,进一步增强商委会的凝聚力与吸引力,推动会员企业深度融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每月月初,还会定期召开分会长办公会议,一方面集中听取各分会上月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另一方面聚焦实际运营中的短板不足,共同探讨改进思路与优化举措。
 
  说起商会倡导的“信任、合作、共赢”价值观,王中明话语中充满了深情:“商委会既然以‘王家人’为名,核心在‘家’字。”他说,企业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只有像家人一样彼此信任、抱团合作,才能抵御风险、共同成长。王家人商委会要打破企业间的壁垒,让商委会成为“资源共享、情感共通、发展共进”的平台,这既是商委会的立会之本,也是对所有会员的承诺。
 
  今年4月,王家人商委会五分会在走访会员企业时,就擦出了令人兴奋的“火花”。商委会会员、吉林省铖铨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瑾潇在这次商委会组织的企业走访活动中,和会员、鑫兴恒达经贸公司总经理王惠抒一接触,马上眼前一亮。
 
  原来,王瑾潇的企业——铖铨公司在建筑装饰领域深耕很多年,尤其在防水工程方面实力尤为突出,曾承接过长春地铁6号线、伪满皇宫博物院等重大项目。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优质建材的稳定供应与成本控制成了发展瓶颈。而通过交谈,了解到王惠抒的鑫兴恒达经贸公司正是专业的钢材销售与供应链服务企业,业务辐射东北三省。正是王瑾潇的企业合作需要的最佳伙伴。双方供需,天然契合。而两家公司的合作,又有王家人商委会的信任做背书,省去了繁琐的资质核验环节,立即敲定了合作意向。如今,两家企业已从单次合作升级为战略伙伴。
 
  无独有偶,乾通鹿业的发展轨迹,更是商委会“共赢生态”的生动缩影。通过商委会平台,乾通鹿业对接了北京科研院、吉林省农业大学的资源,组建科研团队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为渠道商提供品牌、营销赋能,帮助渠道商实现规模化增长。“一家企业成长,大家都能借力;商委会发展,每家企业都能受益。”这是王中明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商委会始终践行的理念。
 
  为了让“共赢”更精准,商委会还建立了会员资源数据库,摸清每家企业的“需求”与“供给”:谁需要原材料,谁有闲置产能,谁能提供渠道,谁缺融资支持,都一一登记在册。线下通过企业走访、供需对接会搭建场景,线上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发布信息,再安排专人跟进合作细节,确保“需求能找到供给,合作能落地见效”。这种“家人式”的精准服务,让商委会成为会员企业最可靠的“后盾”。
 
  五分会秘书长王菲的企业,是一家做西装定制的企业,近年来大环境影响店面经营不善。王中明会长得知后,在其他友好商会那里主动帮她拿到一笔40万订单,帮她度过难关。王菲在借助商委会平台实现发展后,始终心怀感恩,主动将部分利润捐赠给商委会爱心基金。
 
  这一暖心举动,既是她对商委会“信任合作共赢”理念的真切认同,更是对“家人”互助精神的生动践行。
 
  王家人商委会会员王志刚的企业,主做种植大米。当时在他的驻地项目面临资金困难,且与城开集团签订的秋后支付租金合同,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支付,因此面临着120余万元的租金压力。得知这一情况后,商委会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快速筹措资金帮其化解了租金难题。同时,商会还依托自身平台,将他的大米向南方地区进行快速推介,成功助其销售了几万斤,为项目发展提供了切实支持并取得良好成效。
 
  王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拼
 
  “家族的团结和合作是我们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传承和发扬王氏家族的优良传统,为王氏家族商业联盟——也就是吉林省王家人商委会的繁荣贡献力量。”
 
  王中明发挥商委会最独特的优势——“宗亲联结+商业协同”的双重网络,及时精准对接全球王氏家族资源。
 
  2024年,商委会承办的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吸引了海内外近700位宗亲企业家聚首长春。
 
  王中明没有把这次大会办成单纯的家族联谊,而是当做一次吉林发展机遇的集中推介会——他们邀请九台经济开发区等部门现场解读政策,同时,还组织了长白山食品、健康科技等本地会员项目路演,当场达成多笔合作。其中包括300吨大米采购、2000箱健康水订单等。
 
  正是这种“以亲联商、以商促投”的模式,让外地王氏家族企业家以家族血脉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基础,成为吉林招商引资的“特殊纽带”。
 
  在具体实践中,王中明认识到,商委会是政府与企业间的“润滑剂”和“传声筒”。一方面,他们收集会员在融资、审批等环节的痛点,结合《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情况,向相关部门反馈建议,推动政策落地更贴合企业需求;另一方面,他们主动传递政府服务创新,通过会员走访、座谈会等形式,让企业清晰感知营商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信心。
 

图为公益活动现场
 
  在当今商业浪潮汹涌澎湃、竞争态势白热化的时代,家族企业的传承与发展,恰似在惊涛骇浪中奋力划桨的扁舟,唯有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与时俱进的智慧,方能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因此,以王中明为首的王家人商委会,始终追求打造“有温度、有实力、有担当”的商会标杆。
 
  首先,是团结协作的“共同体标杆”。商委会的核心是“家人”,要打破企业间的壁垒,通过项目对接会、企业走访等活动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抱团发展”从理念落地为实效,成为行业内协同发展的典范。其次,是服务精准的“赋能者标杆”。商委会不是“空架子”,而是会员企业的“坚实后盾”。王中明说,未来的日子里,要强化服务意识,聚焦企业融资、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等实际需求,为会员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同时通过培训学习等活动,帮助企业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升级。
 
  最后,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标杆”。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他们要传承“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优良传统,将公益慈善融入商委会发展基因。无论是疫情中的紧急捐助,还是乡村振兴中的持续帮扶,都要以实际行动展现王家企业的社会担当。
 
  同时,王中明和商委会核心层人员共同商量,树立起王氏家族企业的“吉林商业样板”,以自身实践凝聚发展信心。比如,八珍王等会员企业不仅赞助世界王氏宗亲联谊大会等活动,更通过“王家人合作店”模式实现持续造血,成为本地企业诚信经营的标杆。为了加强吉林省王氏企业成员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商委会还成立了《世王会北方经济发展委员会》,推动会员企业抱团发展,还整合蘑菇、鹿产品等东北特产搭建销售平台,既做强本地产业生态,也向外界展示吉林企业“团结、诚信、能干事”的形象,用实际行动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内生动力。
 
  “守初心、强主业、担使命”,是王家人商委会的方向,也是对家人们的期待。在王中明看来,鲁商以“仁义礼智信”为内核,这种诚信精神同样是王家企业的立身之本。他真切地期待所有王家人商委会的会员企业始终把信誉放在首位,以诚信赢得市场认可,这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压舱石”。王中明还认为,当前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加速,企业不能安于现状。他也希望大家专注主业的同时,主动把握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像许多优秀民企那样果断布局新赛道,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
 
  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曾说:“没有国家强大,商人再成功也是无根浮萍。”霍英东先生这种将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的思维,让王中明和他的吉林省王家人商委会深深地懂得,只有融入发展大局,勇担时代使命,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企业。
 
  而从吉林省服务业协会王家人商委会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利润,更在于回馈社会、助力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王家人商委会的会员企业不仅仅能“反哺家乡”,积极参与地方发展建设,也能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主动作为。同时,还在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把企业发展融入时代浪潮,真正实现了“企业强、行业兴、社会益”的共赢局面。
 
  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王氏家族早已超越姓氏范畴,而王家人商委会的具体实践,也正成为商业文明传承的生动缩影。如今,“王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拼”的口号,已响彻吉林商界。“以宗亲为纽带,以服务为根本,以共赢为目标”,越来越多的王姓企业家加入吉林省王家人商委会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找到资源,收获信任,实现成长。而王中明与商委会的故事,也仍在继续——在东北振兴的浪潮中,在商业创新的道路上,他们将带着“家人”的期盼,带着传承的使命,续写更多关于信任、合作与共赢的新篇章,让王氏家族在新时代的吉林大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王也)
 
  (广告)

责任编辑:陈钇彤 审核:戴靖

上一篇:拓展媒体新视角 携手融合新时代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