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烟瘾真相,轻松彻底弃烟”公益讲座在安徽第二医学院圆满落幕

来源:日照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27    

  2025年11月26日下午,由“人口健康江淮行”活动组委会主办、安徽第二医学院承办的 “防艾消烟护青春、中医固本守健康” 人口健康宣讲江淮行大型公益讲座,在学校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知名控烟公益人、逻辑弃烟发明人刘峰老师受邀担任主讲,为现场四百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颠覆传统认知、启迪健康新生的思想盛宴。

  讲座在现场听众热烈的期盼中拉开帷幕。刘峰老师并未沿用传统的“恐吓式”戒烟说教,而是另辟蹊径,以严密的逻辑和生动的比喻,引导听众进行了一场关于“上瘾”的深度思辨。

  层层深入,颠覆传统认知

  首先,刘峰老师从上瘾的通用原理入手,解析了行为成瘾背后的心理与神经机制。随后,他精准刻画了上瘾的典型特征,让听众对“成瘾”这一概念有了宏观而清晰的认识。在聚焦烟瘾的特征与原理时,刘老师详细剖析了尼古丁的作用方式,为抛出核心观点做好了铺垫。

  引爆全场:揭露“烟瘾是癔症”的惊人真相

  讲座的最高潮,在于刘峰老师掷地有声地提出并论证了其核心观点:“尼古丁本身不上瘾,真正的烟瘾是一种心理‘癔症’!” 他指出,尼古丁造成的生理依赖极其轻微且短暂,戒烟过程中最主要的痛苦,源于吸烟者内心对“没有烟”的恐惧、多年习惯形成的条件反射以及错误认知共同构筑的心理幻觉。这一石破天惊的观点,彻底动摇了在场许多吸烟同学对“烟瘾难戒”的固有信念,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由的新大门。

  从理论到实践:“1351弃烟工作流”赋予改变的力量

  在成功解构烟瘾神话、破除心理魔障之后,刘峰老师分享了其独创的 “1351弃烟工作流” 这一实战工具:即通过认知一个真相:尼古丁并不成瘾;形成三个认知:抽烟不爽、抽烟没用、弃烟不痛;辅助五种手段:反向洗脑、系统脱密、兴趣替代、互助赋能、帮助他人;最终成为一个非烟民:不想抽、不怕抽、不愿抽。该工作流步骤清晰、方法具体,旨在帮助吸烟者从认知、情感到行为进行系统性重塑,最终目标不是“硬扛着不抽”,而是从根本上转变身份,成为一个不想抽、不怕抽、也不愿意抽的真正的“非烟民”。

  反响热烈,学子收获颇丰

  能容纳三百多人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整场讲座气氛活跃,掌声频频。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争相提问,刘峰老师均给予了精彩而耐心的解答。讲座结束后,许多学生仍久久不愿离去,围绕在刘老师身边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一名来自临床医学院的同学兴奋地表示:“这场讲座完全改变了我对吸烟的看法。以前总觉得戒烟是靠意志力死扛,现在明白了那是一场心理战。刘老师的‘癔症’理论和‘1351弃烟工作流’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信心,原来彻底告别香烟可以如此轻松!”

 

  本次讲座不仅为受烟瘾困扰的同学提供了一把获得自由的“金钥匙”,也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学子作为未来健康卫士的责任感与专业认知。活动在热烈而祥和的气氛中圆满落幕,取得了远超预期的良好效果。

(广告)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