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清朗化建设,提升网络谣言综合治理能力,近日,五常市公安局与民乐乡联合组织召开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题研讨会。会议聚焦网络谣言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围绕如何更紧密地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构建多方协同、全民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共同营造清朗安靖的网络环境。此次会议标志着五常市在推进网络空间协同治理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后续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提升响应效能,筑牢谣言阻隔屏障
会议重点强调了提升辟谣工作及时性与有效性的核心意义。与会各方一致认为,面对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必须建立快速发现、精准辨识、及时辟谣的高效响应机制。要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工筛查相结合的方式,密切监测舆情动态,力争在谣言萌芽阶段即予以识别。一旦确认不实信息,需立即通过权威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发布辟谣信息,用确凿的事实和清晰的说理还原真相,全力压缩谣言的生存与扩散空间。此举不仅是为了阻断单一谣言的传播链,更是为了在广大网民心中树立起对官方信息的信任感,巩固清朗网络空间的根基。
二、强化宣传引导,培育公民法治素养
宣传引导是网络谣言治理的治本之策。研讨会指出,必须将法治宣传教育置于突出位置,常态化、创新性地开展网络素养与法治意识提升活动。公安部门将协同乡镇、社区,通过案例解析、普法讲座、线上推送等形式,向公众清晰阐释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及制作、传播谣言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引导网民自觉增强辨别能力与法治观念。同时,着力宣传“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基本行为准则,鼓励网民成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和网络秩序的维护者,从思想根源上削弱谣言滋生的土壤,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三、拓宽参与渠道,构建社会共治体系
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绝非单一部门之责,必须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严密网络。会议明确,要进一步畅通公众举报渠道,完善谣言线索的受理与反馈机制。通过公布便捷的举报电话、邮箱等途径,广泛发动和鼓励广大网民积极举报遇到的疑似谣言信息,使每一位网民都成为网络环境的“监督员”和“守护者”。公安部门、社区组织与人民群众需形成强大治理合力:公安机关强化执法震慑,依法打击恶意造谣传谣行为;基层社区深化宣传教育,提升居民媒介素养;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监督举报。唯有如此,才能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网络谣言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其清朗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此次五常市公安局与民乐乡的专题研讨会,不仅是阶段工作的总结与部署,更是对未来深化网络空间治理的积极探索与有力动员。它清晰地昭示了公安机关与地方政府携手维护网络安靖、保护群众权益的坚定决心。展望未来,在各方持续不懈的共同努力下,网络谣言必将得到更为有效的遏制,一个更加清朗、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将加速形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数字生活。
| 资讯频道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