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融合发展夯实全媒体传播的主阵地与基本盘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作者:唐胜宏 刘扬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0    
  【摘要】人民网成立20多年来茁壮成长,尤其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网上舆论引领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嘱托。本文梳理了人民网的发展历程,重点关注其在近5年融合发展中是如何发力全媒体建设的,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人民网 媒体融合 全媒体建设 守正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先行先试探索媒体融合发展
  1997年1月1日,人民网的前身——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上线,开启了人民日报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携手发展、上下求索之路。2000年后,人民日报社发出了“举全社之力,办好人民网”的号召,各部门协同人民网推出了一系列类型多样、形式新颖的报网合作项目,如2001年3月,人民网推出网络原创评论专栏“人民时评”,引入人民日报评论员、资深编辑记者、专家学者等组成高素质评论员队伍,提升了人民网评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2004年4月,“人民时评”在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落地”开栏,成为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共同拥有、共同经营的品牌。在“报网合作”的基础上,人民日报社也是最早提出“报网融合”的中国主流媒体之一。有一种形象的说法,人民日报中的“人”字是一撇一捺的相互支撑,有了报与网的互动、网上与网下的支持,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进入了媒体融合新境界,立起一个有生气、有锐气的新媒体。
  有了报社的悉心指导与全力支持,人民网茁壮成长,成为人民日报社乃至全国主流媒体新媒体发展的引领者。2010年,人民网率先完成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成立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人民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中央级媒体。人民网既是我国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力军,也是参与我国媒体市场运作的重要主体,借助资本运作的灵活手段,参与更大范围内的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我国主流舆论阵地。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全国范围的媒体融合指明了方向。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媒体融合进入高速发展期。人民日报社以“中央厨房”建设为龙头,打通内部资源;建设跨部门、跨专业、跨媒体、跨地域的融媒体工作室,激活内部团队;搭建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汇聚媒体行业资源。通过融合发展,人民日报由一份印刷报纸,成为拥有报、刊、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的“人民媒体方阵”,综合覆盖受众超过9亿,已然是行业排头兵,发挥着创新引领作用。
  作为人民日报社新媒体旗舰、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排头兵,人民网在人民日报社融合发展与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宏伟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发挥自身在内容、技术和资本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中央厨房”和融媒体工作室运作,承担人民日报社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利用投资等方式加强与各方合作。通过坚持不懈的融合发展,人民网的实力得以不断增强,除中文外,还拥有9个外文语种和7种少数民族语言版本,覆盖用户超过2.8亿,用户遍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努力成为多语种、多终端、全媒体、全球化、全覆盖,具有强大实力的国际一流网络媒体,不断巩固人民日报社全媒体传播的主阵地和基本盘。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了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谋划和部署媒体融合,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阐述媒体融合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全”媒体全面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物理、主体、功能尺度,媒体定义被重写,媒体支撑体系被重构,传媒产业市场被重塑,媒体外部关系被重置。根据信息传播特点变化,人民网不断加强全媒体建设,如今年4月15日,“人民网号”飞机完成从上海浦东机场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首飞,搭乘“人民网号”的旅客可以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浏览人民网实时信息,打开人民视频客户端AR(增强现实)功能,扫描机身上的人民网标识,还可观看精彩视频,让“人民网号”飞机从品牌传播的载体变成了全程媒体和全息媒体。又如,人民网招募了6万人的人民拍客队伍,拍摄了大量正能量视频,还组织拍客大V从各自的视角去记录时代,鼓励来华外国游客记录他们眼中的中国风貌,发挥了全员媒体效力。面对“四全”媒体新环境,人民网推出全新的战略级业务——人民运营,与内容原创、内容风控、内容聚合分发业务一起,构成人民网在全媒体时代发挥内容枢纽和闸门作用的基石,也将为政企新媒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顺势而为推动全媒体建设
  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人民网将2019年确定为党建年、新闻年、改革创新年,推动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全媒体建设。
  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巩固内容优势。人民网坚持内容立网、原创立网,既保持鲜明的党媒属性,又具有较强的互联网特色。人民网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中,内容发展是一条主轴;技术和资本双轮驱动,孵化产业、掌控数据,形成两翼;打造人民视频、党建平台、地方领导留言板三大移动端产品;形成内容原创、内容运营、内容审核和内容聚合分发四个层次的主体业务体系。通过“一二三四”格局实现人民网政治、传播、品牌、平台、资本等五大价值。作为网上的人民日报,作为独一无二的党网,人民网不断巩固观点评论优势,并将其与政策解读、深度调查一同确立为进一步塑造人民网新闻力量的三张王牌。2019年在深度调查报道《人民直击:宠物照片充当处方竟能网购处方药》的基础上,人民网三评“网售处方药”,将深度调查与网络评论相结合,不仅发现问题,并且从建设性的角度推动问题的妥善解决,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三评”栏目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民网还推出人民财评等垂直领域评论品牌,并在中美经贸摩擦等涉华国际问题中积极发声,匡正错误、引导舆论,做网上舆论的中流砥柱,做网络文化产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根据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发展趋势,人民网推动“地方领导留言板”等优秀品牌升级换代。2019年上半年,网民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给各地领导干部留言近22万项,同比增长57%;各地领导干部回应网民诉求超过16万项,比去年同期增长56%。“地方领导留言板”与“人民党建云”不仅成为领导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生动样本,还形成了“互联网+党务+政务”服务的有效模式。人民网持续发力短视频和移动直播成效凸显,融媒直播节目《两会进行时》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是5件特别奖中唯一的融媒直播项目。系列手势舞短视频《我们走在大路上》,总访问量达14亿。高考“满分舞”等“爆款”视频累计点击量超过21亿。人民网还利用短视频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外宣短视频栏目“看见中国”浏览量累计达3000万。
  处理四对关系,拓展主流传播版图。为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人民网根据自身定位,主动妥善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处理好人民网与传统媒体,特别是人民日报的关系,用足用好传统媒体资源,扩大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2019年,人民网联手人民日报重磅推出融媒体调查报道《来信调查》,合力改进舆论监督报道,回应社会关切,平台点击量突破4000万。二是处理好人民网和地方媒体的关系,人民网积极参与搭建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协助各地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今年7月,人民网发布“人民版权”,通过区块链技术与版权保护的结合,构建党媒版权联盟,打造一站式版权保护管理平台。三是处理好人民网和商业平台的关系,2018年,人民网携手腾讯、歌华有线共同打造“人民视频”,强化正能量优质视频内容制作与传播。人民网积极进驻商业平台,以正能量内容引领舆论方向,截至2019年7月底,人民网抖音账号粉丝数已突破1800万,获赞超过5亿。人民网承接商业平台的内容代审核业务,得到市场积极反馈,已成为互联网内容风控的龙头企业。人民网还面向游戏企业发布《2018—2019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10余家知名游戏企业共同发起《游戏适龄提示倡议》,携手商业平台共同建设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四是处理好人民网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通过“综合+专业”的模式打造总体实力更强的综合网站,更好体现公共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人民网秉持自身的权威性,主办了“中国人大新闻网”“中国政协新闻网”“科普中国”等多个专业性网站,连续承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新闻中心官方网站及十九大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官方网站,以及多个党的主题教育活动官方网站,并成功建设了12个中央部委网站。今年6月,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国”,再次说明中央对人民网权威性和技术能力的信任。
  把握技术前沿,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人民网正在加快抢占全媒体时代的技术高地,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追踪新技术新应用,实现在新闻舆论领域的应用创新;利用技术和资本双轮驱动,不断加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布局和拓展,在做好前端的同时,加大在中台和后端的投入,不断积累融合跨界发展的实力和能力。人民网承建的人民日报数据中心项目,可以提供包括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网络服务以及数据库服务等八大类28项服务,为人民日报和人民网提供网络底层架构的技术支撑。人民网在中央媒体中率先开设区块链频道,在中国和美国举办了5场大型区块链论坛活动,成立人民创投区块链研究院,面向党政领导干部开展围绕区块链技术的专项培训,促进我国区块链行业不断走向成熟。为适应5G、4K、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民网正在积极参与和推动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与建设,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作为人民网的战略研究部门,人民网研究院始终关注媒体融合最新进展,连续多年发布《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人民网研究院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主管部门委托调研课题,持续跟踪媒体融合科技前沿和实践创新,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理论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
  加强内部改革,优化职能完善架构。按照“简单有效、激励激活”原则,人民网进一步调整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考核机制及业务配合机制,形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2019年,人民网进行了大规模的内部机构职能优化调整和人员选聘工作,重点对内容部门进行重组,新成立网络评论部、深度调查部、强国论坛部等加强内容原创报道;高薪聘请深度调查部首席记者,探索融媒体工作室等内容生产机制;加强内容中后台、运营中后台、技术中后台、投资中后台建设,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内容运营、内容风控、内容聚合分发等业务创新发展。机制创新激发了编辑记者创造热情,各种创意层出不穷。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小厨”等让编辑们跳出频道划分和以文字为主的工作,通过再编辑、再创作、再传播向全平台输出了包括《预见未来的你》《两会听我“蒋”》《两会评书刘兰芳》等大量融媒体作品。在今年6月四川长宁地震和7月河南义马气化厂爆炸等突发事件中,人民网驻当地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成为最早到达并报道的央媒记者,体现了人民网记者被激发出的报道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网特推出“70年70问”大型主题报道,全网跨部门参与,成为大规模融合运作的重要尝试。
  守正创新推动融合向纵深发展
  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部署和指导下,我国媒体融合已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网身处其中,倍感殊荣。当前,我国媒体融合的整体优势还有待充分发挥,融合亟须向纵深推进。人民网将从以下四方面着力:
  1.以优质内容覆盖全新用户端口。随着智能互联网、物联网、5G时代的到来,内容无处不在,但优质内容仍然稀缺。只有通过内容供给侧改革,才能满足广大用户对丰富多样又独具个性的内容需求。这为全媒体时代专业媒体机构的价值显现提供了机会。只要主流媒体坚持内容定力,通过内部融合和行业融合,做大做强优质内容,通过跨界融合,将优质内容覆盖到报、网、端、微、车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一切用户端口,就能让媒体产业在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中壮大,让主流价值在更多平台上唱响。
  2.以强化服务拓展媒体功能模式。在坚持内容优势,做好新闻服务的同时,还应结合网络的特性,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拓展服务空间、强化服务功能,为社会治理服务、为智慧城市服务;依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深耕本地化服务,打造开放平台,发展O2O服务;推动内容与金融、教育、健康、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通过强化服务功能,扩大用户群体、提升用户黏性、与用户建立更广泛深入的连接,在服务中沟通干群关系、实现有效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拓展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3.以自主平台提升内容掌控能力。主流媒体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创办自有移动客户端,积极争取在移动舆论场的主导权,用主流价值纾解“流量焦虑”和“算法焦虑”,用社会责任规范“内容创新”与“内容创业”,用优质平台凝聚“众人之智”与“众人之力”。要跳出商业互联网公司对“平台”的理解,不受其面向个人用户平台类型的局限,充分利用自身的内容及人才优势,通过开展内容代运营、内容风险控制等业务,打造面向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平台,提升对互联网内容的掌控权、对互联网渠道的影响力。
  4.以党管数据夯实治国理政根基。全媒体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执政资源。党管数据是一种必然,其核心是管住可以测量人心、影响人心的数据。主流媒体在推进深度融合中,应牢牢抓住数据资源,保持信息化时代的主导地位。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内容和用户的精准匹配,提升舆论引导能力;通过深度数据挖掘,为政府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感知与风险防范等服务,助力治国理政。通过发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在内容生产、传播、交互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使人民网在全媒体时代成为互联网内容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持续发挥治国理政重要资源和手段作用。
  (作者单位:人民网研究院)
  责编/张晓燕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8月(上)P16-19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