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喜马拉雅引领声音创作新变革:全新音频智能创作平台“音剪AI”上线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国企网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音频创作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变革。近日,喜马拉雅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推出了全新音频智能创作平台——“音剪AI”,为有声内容创作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喜马拉雅引领声音创作新变革:全新音频智能创作平台“音剪AI”上线

  音剪AI:功能升级与创作新体验
 
  早在2023年,喜马拉雅就推出了智能创作工具“云剪辑”,并在2024年将其升级为一站式AI音频创作平台“音剪”。“音剪”通过融入多种AI功能,如智能识别音频问题、一键剪辑配乐和包装、智能拆解图书章节、精准识别角色以及文本转语音等,从技术层面降低了创作门槛,有效提升了创作效率。
 
  如今,喜马拉雅全新的音频智能创作平台“音剪AI”新增了两大核心功能。一是“云端协作”功能,这一功能打破了地域限制,即使创作者们身处不同的地方,也能实时在线参与到同一部有声书的制作中。这种实时协作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制作效率和便捷度,让创作者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创作任务。二是新增了丰富的AI音色,包括33种AI旁白音色及19种AI对白音色,涵盖了男女老少等各类人群,能够适配悬疑、仙侠、都市、玄幻等多元题材风格。这些基于百万小时级的AI模型深度训练的新音色,相比旧版“音剪”中的音色,具有更强的演绎能力和稳定性,能够为听众带来更具代入感的听觉体验。喜马拉雅音剪AI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优质的AI旁白音色能够有效分担有声书演绎主播的配音压力,让主播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真人角色音的打磨中,从而为听友们带来更加“悦耳”的听书体验。

喜马拉雅引领声音创作新变革:全新音频智能创作平台“音剪AI”上线

  目前,喜马拉雅签约主播可免费使用“音剪AI”,通过喜马拉雅A + 有声出版平台即可跳转使用。这个平台是喜马拉雅官方制作平台,连接了作家、出版社、音频创作者等各方,提供从文字内容到音频节目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并通过平台渠道分发,让作品能够触达全球用户。
 
  科技赋能:AI助力音频创作升级
 
  一直以来,喜马拉雅都坚持用科技赋能文化,持续用AI技术助力内容创作。数据显示,2023年,喜马拉雅平台活跃内容创作者达290万。截至同年底,喜马拉雅建立了包含535种合成声音组成的音色库,以适配不同情景下展示人类的感受及情感。AI技术贯穿了有声读物的预录制、录制、后期等全过程,相比于人工创作过程,AI的创作时间提效超过50倍;而由AI制作人有限参与的AI精制作,相比于人工创作提效超过3倍。
 
  2024年9月,喜马拉雅研发的“珠峰AI音频多模态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音频生成类大模型,标志着我国音频生成技术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该模型已在音频生成领域实现多维度突破,广泛应用于内容创作、数智分身、语音交互等场景,并已实现商业化。此外,今年2月,喜马拉雅还接入DeepSeek - R1模型,据官方此前透露,将进一步对该模型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模型对音频内容进行深度解构,以帮助内容创作者优化创作方向,提升内容质量与创作效率。
 
  未来展望:AI与创作生态的深度融合
 
  喜马拉雅全新音频智能创作平台“音剪AI”的上线,为有声内容创作者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创作体验。它不仅是喜马拉雅在AI技术应用上的又一次创新,也为整个音频创作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在喜马拉雅先进AI技术的助力下,音频创作者将能够更高效地表达,带来更加优质的有声内容。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