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震坤行x慧穗云推出“三码融合业财一体”方案:赋能企业降本增效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东方网

  在工业企业运营体系中,供应商商品编码、企业内部物料编码及税务编码三套关键数据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供应商依据自有规则对商品进行标识,企业内部根据管理需求设定物料追踪体系,税务编码则需严格遵循国家税收征管要求。三者在采购订单执行、仓储物流管理、财务核算及税务申报等环节需实现精准关联。
 
  而现实中,人工转换、匹配编码的过程存在效率瓶颈与合规风险:集团内部因物料命名及编码差异常导致跨工厂调拨协同困难、税目匹配错误;跨境场景下受限于“一品多商”(即同一物料由多个供应商提供)的复杂性,HS编码匹配效率低下、退税周期冗长;供应商信息与税编对接需耗费大量人工审核资源,操作成本及税务稽查风险高。
 
  为系统性解决“三码”割裂引发的运营阻滞,近日,震坤行工业超市(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震坤行)与税务数字化服务商——慧穗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穗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三码融合,业财一体”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慧穗云平台接入震坤行AI物料梳理垂直模型能力,打通采购-仓储-财务-税务全链路数据,用“技术融合+场景深耕”为工业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财税效率提升、合规保障与成本优化,重塑工业供应链管理价值链。

  纠正“人工录入错误”,AI智能核验,保障税务信息准确性
 
  在物料录入环节,通过AI实时巡检物料关键信息(如名称、规格、供应商等),自动执行三重防护:语义对比防止物料重复录入,联动慧穗云税编数据库验证供应商税号有效性,动态税编映射保障匹配精度。将税务合规校验前置至物料信息入口,降低人工审核成本、提升物料及税务信息准确性。某机械企业应用后,税务数据预检通过率从60%提升至98%,人工核对工作量缩减70%,从源头降低税务风险,显著加固企业财税安全防线。
 
  破解“多工厂物料乱象”,AI实现“一码贯通”,确保税务编码一致性
 
  在物料流转起点,AI物料管家为每一行物料自动生成唯一的、全域可识别的数字身份码(即“一物一码”)。该编码作为三级结构“集团-工厂-产线”协同管理的数据锚点,深度融合税务关键信息(如商品税目编码),一举打通跨工厂调货、多源采购场景下的物料编码与税编的映射阻碍。例如某电子企业曾因多工厂编码混乱,导致跨工厂调货时税编错配。通过A自动校验税编一致性,退税失败率从12%降至2%以下,为该企业降本超200万元。
 
  攻克“跨境退税慢困局”,AI疏通“一品多商”,提升退税流程时效性
 
  针对跨境贸易中“一品多商”场景导致的退税周期长、税编匹配复杂等痛点,首先对多源供应商提供的同一物料进行智能化统一编码,建立标准化税务标识;其次集成税务数据库,毫秒级精准匹配最优HS编码及商品税目编码;同时,通过AI实时预测退税率调整及合规要求变化并提供应对策略。该方案使跨境退税核心数据准备周期从传统流程的数周乃至数月大幅压缩至3天内,显著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从根本上解决税编错配与时效瓶颈。
 
  与慧穗云联合推出“三码融合,业财一体”解决方案,标志着震坤行的AI能力在工业财税数字化领域的成功落地,并获得了合作伙伴与行业客户的认可与验证。面对日益复杂的工业采购场景,震坤行将持续深化AI技术与业务场景的融合创新,通过持续迭代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建立开放协同的数智化采购服务体系,为不同规模、不同业态的工业企业提供定制化支持,对包括财税在内的采购全链路进行数字化赋能,使客户能够更专注于主营业务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构建,最终推动工业供应链向高效、透明、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升级。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