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间,中国医药工业迈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国生物制药作为行业龙头,在董事会主席谢其润的带领下“全面创新、组织整合、数字化、国际化”战略为核心,实现了从研发突破到产业升级的跨越式发展。

在创新驱动方面,中国生物制药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5年中期达31.9亿元,占营收比重升至18.1%,其中78%资金投向创新药物。通过重构研发体系,公司搭建了PROTAC、siRNA、ADC等前沿技术平台,并并购礼新医药等企业,完善全球创新矩阵。截至目前,公司获批创新产品20个,1类创新药达9个,2024年上市4款1类新药,创国内纪录。以安罗替尼为核心的肿瘤产品矩阵覆盖9个适应症,多款“首仿”和首创药物如圣赫途®、安启新®相继问世,凸显中国生物制药的技术实力。
国际化进程中,中国生物制药的创新药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2025年ASCO年会公布的研究显示,安罗替尼联合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表现优异;ESMO大会上,CDK2/4/6抑制剂库莫西利的III期研究成为全球首个阳性结果,备受关注。在谢其润的推动下,公司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20年大幅提升,2024年达120.6亿元,预计2025年底突破50%,未来三年近20款创新产品将上市,其中超半数为重磅品种。
产业链与生态链建设上,中国生物制药通过智能化生产与AI应用提升效率,正大天晴万升生物反应器生产线获批,北京泰德贴剂基地加速转化。公司毛利率达81.5%,2025年中期归母净利润激增140.2%至33.9亿元,彰显智造升级效益。谢其润指出,公司深度融入长三角与大湾区战略,形成研发集群与生产基地协同格局,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链接。
践行“健康中国”使命,中国生物制药聚焦肿瘤、肝病等高发领域,覆盖1.6亿患者,并推出多款罕见病药物。在绿色发展中,公司提前完成减排目标,发布行业首份碳中和路线图,公益投入累计超2.38亿元,通过“晴空计划”等项目履行社会责任。谢其润表示,“健康科技,温暖更多生命”是公司的核心动力,未来将继续锚定全球创新前沿,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变革,守护国民健康。
中国生物制药在“十四五”的成就,印证了谢其润领导下的企业担当与行业标杆地位,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广告)
| 合作频道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