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多家头部保司,帆陌优+搭建低空保险生态协同网络

来源:半岛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13    
  随着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人机保险这片蓝海市场正迎来重要变革。但无人机应用的深入,也让无人机飞行风险、设备损坏、第三者责任等问题日益凸显。近日,帆陌科技旗下产品“帆陌优+”密集签约渤海财险在内的多家保险机构,标志着无人机保险服务进入“技术+服务+生态”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低空保险市场痛点待解,帆陌技术驱动构建服务壁垒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无人机年飞行量已达2666万小时,同比增长15%。根据中国民航局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低空经济已成蓝海。然而,无论是大疆无人机等消费级产品,还是行业级作业设备无人机,无人机保险理赔却面临维修配件价格不透明、事故定责专业门槛高、欺诈风险难以识别、损失确认缺乏专业团队等行业痛点。
 
  与此同时,行业专家表示,传统保险机构往往缺乏无人机专业技术团队,事故第一现场多在三维空间,还原难度大,这直接导致无人机保险理赔周期长、成本高,制约了低空保险产品的推广和创新。
 
  帆陌优+无人机保险理赔TPA服务,依托专业的无人机技术团队和客服团队,融合智能核赔系统及反欺诈技术,为保司提供从定责、定损到减损全流程解决方案,让无人机保险理赔更快、更准、更省。凭借这一能力,帆陌优+得以与渤海财险、安诚财险、锦泰财险、富德财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基本实现了对财险领域低空业务核心玩家的覆盖。

  场景化解决方案落地实践,生态协同创造降本空间
 
  面对这些行业共性难题,帆陌科技凭借其技术积淀开启了破局之路。帆陌优+为合作保险公司提供全流程TPA服务和可选分项服务两种模式,灵活适配不同保司的业务需求,目前年处理理赔案件超5000个。其中,全流程托管服务适合暂无无人机核损能力的保司,包含从接案到结案全流程管理,含技术分析、责任认定、减损方案设计与执行;而可选分项服务则适合对无人机理赔流程部分能力需要外包的保险公司,按服务分项选购。
 
  在服务过程中,帆陌优+高效衔接客服响应、技术定责、减损处置等各个环节,并结合飞行日志、飞控数据等20-30个数据分析检查点,以及50-70个定责检查项目,输出精准理赔结论。在湖北省某无人机理赔案件中,帆陌优+收到完整理赔资料后当日完成事故分析,从报案到结案全程仅用5天,较行业平均时效大幅缩短,既帮助保险机构提升服务效率,也显著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资源层面,帆陌优+联动包含大疆在内的600+无人机厂家及售后维修点,构建起覆盖2358种设备的售后支撑网络,配件采购价格平均仅为市场价的60%,为保险公司创造了显著的降本空间。某无人机理赔案例中,客户投保时保额23万左右,事故发生后,设备全损,厂家给到客户的采购价23万左右,给到帆陌的采购价15.16万,成功为保司减损8万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自建反欺诈系统,帆陌优+通过理赔历史模式匹配、智能欺诈检测等四大举措,成功识别多起异常理赔案件。在某起涉嫌PS伪造损失照片的案件中,其通过技术验证精准识破欺诈行为,为保险公司规避潜在损失。
 
  服务闭环赋能产业,帆陌优+加速构建低空保险生态
 
  作为无人机保险专业服务商,帆陌科技经过超10年的深耕细作,形成了以帆陌飞保、帆陌优+、帆陌云e为核心的产品矩阵,覆盖无人机全链条保险服务,构建起深厚的专业壁垒,实现了无人机保险生态内多方共赢。

  此次帆陌优+与保司的深度合作,将低空保险服务生态推向更精准、更高效的高度。通过“承保定价-理赔服务-风险减量”的闭环,帆陌优+不仅提升了保险公司的理赔效率,更推动了无人机强制险、无人机责任险以及第三者责任险的标准化升级与场景化扩容。
 
  在低空经济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专业TPA服务的介入将加速无人机保险市场的规范化进程,为保险机构切入低空经济赛道提供重要支点。未来,帆陌科技将继续深化帆陌优+服务的技术迭代,加强与保险机构、无人机厂商的生态协同。同时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推动保险机制与低空业态深度融合,在无人机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等核心产品领域持续发力,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助力构建稳定健康的低空产业生态。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张珺洁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