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涌齐鲁,枝垂新实。2025年11月6日,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大会在济南举行。会上揭晓的岱宗文化产业奖榜单中,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网媒集团”)荣膺全省数字文化领军企业榜首。
这份沉甸甸的“第一”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创新逻辑?科技与文化如何实现深度融合?省网媒集团又如何凭借十年积淀,最终脱颖而出?
从山东省数字文化大平台的惊艳亮相,到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焕新出圈,再到“选择山东”云平台的广泛认可与元宇宙技术的深度赋能——一系列标杆项目,共同构筑了省网媒集团“领军者”的坚实底气,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创新融合之路。
重大项目出圈:标杆工程擦亮数字文化“山东名片”
“以前上报材料要层层传递,现在一键就能通达,真是太方便了!”近一年来,作为省网媒集团“科技+文化”融合的集大成者,山东省数字文化大平台已成为宣传文化系统行业典范,收获诸多赞誉。
2024年4月,在全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上,该平台正式上线,一亮相便迅速出圈成焦点。“一舱、一集、一模、一台”的核心架构,构建起山东宣传思想文化的“智慧大脑”:数字驾驶舱涵盖8大版块、28个子驾驶舱,业务进展一目了然;26个智能化应用推动工作从“线下跑”转向“线上办”;数字文化大模型与专属数字人实现智能解说与语音问答,极大丰富了互动体验;数据中台则筑牢数据底座,确保省市县三级资源共通共享。
这一山东省委宣传部推进宣传思想文化数字化变革的代表性项目,不仅是省网媒集团对外合作的最大项目,更成为全省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从2023年组建团队攻坚,到2024年底试运行,再到全面上线,平台以“数据多跑路,基层减负担”的实效,打造出全国数字文化平台建设的“山东范本”,经中宣部宣传内网全国会议典型项目宣推,优秀经验有望向全国有关省区复制。
同样引人瞩目的还有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作为全国首个抗战主题大型三维虚拟展馆,其十年蜕变堪称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的典范。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该馆以3D形态首次亮相;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融合AI、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焕新升级,参观者可通过专属数字分身在虚拟展厅中实时交流、集体献花,推动红色教育从“单向传播”迈入“全民共情”新阶段。截至目前,全平台累计访问量已突破5亿次,成为广受社会认可的线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数字形式让抗战精神可感、可传、可永续。
在政务与招商领域,“选择山东”云平台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项目”。作为山东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公共服务平台,它紧密围绕全省重大战略,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山东全球化“双招双引”的亮丽名片。省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则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年度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实时化监督监管,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成为提升政府效能的数字化样板。
省网媒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充分发挥党媒党网的资源与渠道优势,技术团队与经营团队密切配合,将技术实力转化为卓越的执行力,以一个个精益求精的标杆工程,在数字文化领域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山东答卷”。
技术硬核:“海”字号矩阵筑牢创新根基
亮眼项目的背后,是省网媒集团硬核技术能力的坚实支撑。
“每月一款新产品,不是口号,是我们的研发常态。”在省网媒集团旗下信产公司暨集团研发中心,创新是始终如一的追求。信产公司作为省网媒集团发展的“核心引擎”,长期锚定“保发展、找方向”的技术研发思路,十年磨一剑,打造出一批“数字舰队”,为集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引领。
11月6日,在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会员大会揭晓的岱宗文化产业奖榜单中,省网媒集团的“海豹数藏”数字藏品交易服务平台荣获文旅融合优秀项目,赢得众多关注。
事实上,打开产品名录,省网媒集团“海”字号家族各怀绝技:“海晏”舆情监测系统如同“数字雷达”,精准捕捉全网动态;“海映”数字人智能生产系统化身“内容工匠”,提升视频创作效率与表现力;“海澜”全域态势感知系统担当网上意识形态“安全卫士”,筑牢风险防控防线;“海岱”舆情大模型则如“超级大脑”,解锁网络社会智能化综合治理新可能……以“海报新闻”为龙头,这些产品覆盖媒体融合、舆情治理、电子政务、数字文化等全业务流程,共同织就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并非“孤勇前行”,而是依托平台协同发力。省网媒集团凭借省级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快速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确保每款产品“实用、管用、好用”,做出自己的特色。
据悉,十年间,省网媒集团累计获得209项软件著作权、19项发明及其他专利、4项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认定,拥有1个省级创新平台,并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等多项资质。荣获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以扎实的技术积累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技术好不好,市场说了算。省网媒集团的产品并非实验室里的“摆设”,而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解决方案。贴合需求的设计与稳定可靠的性能,使产品“叫好又叫座”,不仅赢得客户认可,更带动技术类年营收突破1.1亿元,其中舆情业务营收逾6000万元,实现了技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赢。
生态扩容:模式复制拓宽发展版图
领军者的格局,不仅在于自身发展,更在于带动行业共同前进。省网媒集团在深耕核心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宽发展边界,将成熟的技术产品与服务模式向外推广,构建“研发-落地-复制”的良性循环,让“山东经验”辐射更广天地。
近年来,省网媒集团在电子政务领域持续发力,凭借雄厚技术实力与优质服务,还先后承接“纪录小康”工程多媒体数据库、全省省市县三级传播力体系建设、“齐鲁热榜”内容传播平台等重点项目,并为省国资委、省政协、省司法厅等数十家单位建设融媒体中心。政务板块的迅猛增长,不仅成为省网媒集团营收的“新引擎”,更让数字服务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体系。
“打造样板,更要复制样板。”近期,借中宣部重构主流媒体传播评价体系的契机,省网媒集团正积极推动传播力系列产品对外输出。山东省数字文化大平台的成功实践已吸引多地关注,跨区域合作初现曙光。这背后,是省网媒集团十年间承建中国喀什网、山东省扶贫开发综合平台等重大项目所积累的声誉,更是稳定技术输出与优质服务赢得的信任。
“文化+数字”铸魂:领军之路照亮强省征程
这份“第一”,既是对山东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肯定,更是对省网媒集团责任担当的认可。省网媒集团的成功,精准把握了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新风口,既坚守了党媒的政治底色,又抓住了技术创新的发展亮色,更彰显了文化国企的责任本色。
省网媒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党媒党网,集团以数字化手段让主流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作为文化国企,以数字技术激活齐鲁文化资源,让红色基因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作为技术型企业,以持续创新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山东方案”。从省数字文化大平台到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从“选择山东”云平台到“海”字号技术矩阵,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串联起集团的领军之路,也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未来,省网媒集团将以此获奖为动力,持续深耕技术研发、拓展融合边界、优化生态布局,在数字文化领域不断领跑,让“科技+文化”的融合之花在齐鲁大地绚烂绽放,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更为澎湃的数字动能,书写数字与文化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洋洋 济南报道)
| 传媒频道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